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
第2章 第5节
体温调节
学情分析:
学习者处于高二年级第一学期,高中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建模教学与讲授法能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通过归纳与总结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分析与整理。
教学内容分析:
《体温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第3节中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中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关知识之后,通过对体温调节的学习 ,引导学生理解体温调节的机制,明白体温调节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
1.
生命观念:认识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
2.
科学思维:探究总结寒冷刺激和炎热刺激在反射弧的传导过程和效应器反应。
3.
科学探究:查阅资料探究体温调节的意义。
4.
社会责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1.体温的定义和体温恒定的意义。
2.体温调节的过程。
3.体温恒定的原因。
教学难点:
1.
炎热刺激时体温调节的过程。
2.
寒冷刺激时体温调节的过程。
教学方法:
讲述法、提问法、建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教学媒体:
板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导入
新授
反思
|
【师】前天是立冬,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天,近几天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天气越来越冷,
大家都穿上了厚衣服。我们想一下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有怎样的反应?
【师】相反地,当夏天非常炎热的时候,我们都穿的很凉快,这时候我们的身体又会有怎样的反应?
【师】我们的身体能感受外界环境的冷热,并且能够进行调节,来维持我们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那么我们对寒冷和炎热刺激是怎样调节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体温调节。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体温?(学生回答)体温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而不是身体表面的温度。我们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是37,是相对恒定的,那么体温恒定对我们人体有什么意义?老师简单提示一下,可以想到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人体代谢活动。(学生回答)
那么我们人体是怎样进行体温调节的呢?有同学说是神经-体液调节,接下来我们通过探讨来明确体温调节的方式,首先我要找同学回答一下神经调节的反射弧的结构。
【师】我们人体有温度感受器,我们感受寒冷的是冷觉感受器,感受炎热的是温觉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体温调节的效应器主要是皮肤和内脏。应对寒冷刺激要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主要的反应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汗液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应对炎热刺激只有增加散热,因为我们人体代谢活动产生热量维持生命活动是必须的。皮肤的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协同调节。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体温的定义和体温恒定的意义。探讨了寒冷刺激和炎热刺激时体温调节的机制,课下同学们好好复习。
本节课激情还是不够,语调很平缓,低头的问题也要注意,应让更多的环节让同学们参与。
|
【生】进入本节课的情境,回应老师的问题,颤抖、哆嗦、起鸡皮疙瘩等。
【生】会出汗。
【生】浏览课本,进行思考。
【生】进行完善总结。回答问题,体温恒定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回答反射弧的结构。
跟随老师思路思考,与老师共同绘制完成体温调节流程图。
【生】回顾整节课内容,课下复习巩固。
|
通过提及生活中自己的切身感受,引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进行本节课的探索。
通过提问的形式使学生明确体温调节的意义,及猜想体温调节的方式。
通过绘制流程图的方式使学生跟随体温调节思路认识到体温调节的机制。
总结复习本节课内容,令学生加深印象。
|
板书设计:
一、
体温:内环境的温度
恒定意义:
二、
骨骼肌战栗
立毛肌收缩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汗液分泌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
|
体温调节过程:
寒冷刺激:
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皮肤、内脏
炎热刺激:
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皮肤
审核:朱梦媛
Tags:顶岗,准备,教案,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