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学设计 《 诗 配 画 》 教 学 设 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这一个学习领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可以深入地感悟古诗意境,并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诗的内容,创作诗画合璧的作品。诗配画,不仅是诗的形象的解说图,更是诗的意境的再创造。抓住诗中的一两处关键,根据个人对诗的理解和生活经历、体验,将诗的意境画出来。本课教学不但激发学生参与背诵古诗、了解诗意,更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想象绘画能力。中国的古诗意境优美,想象丰富,语言朴素。结合中国画材料来表现,中国画的韵味可将诗境发挥的淋漓尽致。为古诗配画能使学生更好地实现文学语言和水墨语言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通过对范本的解读与欣赏,培养学生为古诗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让学生了解文学语言与绘画之间的联系。用水墨、彩墨或其它形式给古诗词配画,结合学校开展的“小学诗书画一体实践研究”课题和全校各班级 “诵读古诗词比赛”的活动,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传统造型方法的同时体会诗的意境。掌握给古诗配画的基本步骤、方法和技巧,学习改画、添画和创作。 教学目标: 1、学习诗配画的基本知识。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能选择已学的或自己喜爱的一首古诗,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了解) 2、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培养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练习) 3、为古诗或喜欢的诗配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热情,能借用绘画的方法,给小说或自己的作文作插图,扩大创新之路,为更好地掌握只是而努力学习。(接受) 教学重点: 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的方法。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画龙点睛,相映成趣,使古诗更有生命力和普及性。 教学难点: 诗的意境的表达。领会古诗,吃透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学生的再造想象。
教学方式、手段: 直观欣赏、对比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游戏法,多媒体演示法等等
教学准备:课件、铅画纸2张、记号笔,上色工具等。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收集的儿童读物,统计一下共有几种?你最喜欢的是那一种?
教学过程: 一、古诗接龙(课件展示图片,教师作针对性的评述,多从鼓励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激发学生给古诗配画的兴趣。) 上个星期我们学校举办了诗词诵读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个个诗词满腹,出口成章!今天,我们也来一个小小的比赛——古诗接龙!
二、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领略诗人的创作过程,理解诗情画意。) 同学们真聪明!中国的古诗词精彩绝伦,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漂亮的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配画》。 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诗人,像李白、杜甫、王维、岑参等,虽然他们各自的风格不同,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优秀诗篇,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那么,诗人是怎样从身边的人、事、物、景中有感而发,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佳作呢?让我们静心来体验诗人的创作过程,从这幅风景照片中,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生观看示范绘画 1、教师示范古诗配画《小池》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粉笔画《小池》,讲解构图知识。 2、学生观看视频演示国画形式的绘画步骤 3、总结“诗配画”作画步骤 由图画想到诗词,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由诗词联想创作出美丽的图画! 只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书画一体的中国绘画的特色“四绝”——即“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四、欣赏名家范作(理解体会文学语言和水墨语言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诗词一般题在画面的旁边,一般不会贯窜全画。(横幅或竖幅)。
五、欣赏学生作品——“我们的作品” 画是有形的诗,诗是无形的画。你能将所学过的古诗,用画面再现吗? 诗配画的表现形式可以自由选择,有水粉、水彩、国画、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等不同形式。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自由形式表现诗配画)。 作业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喜欢的古诗配画。
七、作业展示,小组互评。 以小组形式展评作业、小组互评。 (1)对照诗意,研究一下所配的画不是符合诗意? (2)如果你来配画将怎样处理? (3) 画面有什么意境吗?他是如何表现的? (4)黑板上的画有几种表现形式? Tags:优质,教学设计, 诗 配 画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