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磨课的一点随感 省初中美术课程团队 陈长田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远程研修,即是授我们以渔。 自己猎鱼,不如直接接受别人给的鱼来的轻松,但你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一直吃到免费的鱼,但费点劲,吃点苦,学会捕鱼的方法,在未来的日子里才不会怕没有鱼吃。由此看来,研修过程中苦点、累点,对我们来说是值得的。 研修中的主干是磨课,弄懂了它,就可算是达到方法的入门级别。 磨即研磨,磨课就是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基于课标的要求,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梳理教材,设计方案,共同研讨,反复推敲,最终解决问题,改善教学行为的过程。磨的过程,自然让人联想到--磨豆浆。黄豆需精研细磨方能做成好豆浆,教学问题同样需精研细究才能做到好的解决,进而使教学能力的提升成为可能。 磨课的基本程序为:确定问题--制定计划--初次备课(基于教师个人经验的备课)--备课研讨--二次备课,上课--观课议课--三次备课。这正如豆浆制作之基本过程:原料挑选--磨具选择--初磨--再磨--豆浆。这个过程中,确定问题很重要,原料挑选不好,会影响到最终豆浆的口感,问题一定要基于课标,要真实,是教学中实际遇到的;制定计划,预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策略,石磨、电磨、九阳豆浆机之出品,结果有别;初次备课与备课研讨,可算是初磨,集众教师之智慧磨制,但总有豆渣磨不细;二次备课,上课,观课议课,算是再磨,经过这次磨制,大豆渣磨细,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在此基础上,呈现第三次备课。当然,理论上,豆浆可以一直重复上述步骤磨下去,磨课也可以一直磨下去,如此反复,直到满意为止。 经过“三次备课、两次打磨”,原料已化为可口之豆浆,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了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他们的课也会为学生提供可口的营养。 研修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想想我们将要学到的方法,会使我们受益终生,我们有何理由不赶紧清除掉我们心中或许有的坏情绪--抱怨、不满、先入为主的排斥,热情地投入到我们的研修中去呢? Tags:我对,课的,一点,随感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