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最新部编版七上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件+教案+练习)资源内容简介】: 同学们,歌曲《快乐的牧羊人》愉悦欢快,动听的旋律就像时刻萦绕在我们耳边。大家在电视电影上大都看见过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丽又辽阔。是的,美丽的草原有着无穷的魅力,草原人民欢乐豪迈,他们的乐观积极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牧羊人是草原最典型的代表之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生活在异国他乡高原上的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初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本文的主人公做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话叙述出来。 主人公艾力泽·布菲用了三十多年时间在荒凉的阿尔卑斯地区种树,为这里带来了生机和繁荣。 2、作者对主人公艾力泽·布菲充满了一种什么感情?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充满了一咱敬仰和赞美之情。文中可以看出这种感情的地方有: (1)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2)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3)他的那条大狗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4)和牧羊人呆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 3、以时间为序,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12)初遇牧羊人,具体地写了老人独自在高原上艰苦植树的情景。 第二部分(13~18)再见牧羊人,写了老人坚持植树的感人情景以及高原环境的迥异变化。 第三部分(19~21)写与牧羊人最后一次相见,高原成了乐园,"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4、请分别写出"我"前后三次见牧羊人时高原的情形,并说说从这前后的变化中你读懂了什么? 初遇牧羊人--群山荒芜,村庄废弃,泉眼干涸,狂风呼啸;再见牧羊人--树木挺拔,重见溪水;最后一次相见--微风飘香,树木歌唱,泉水长流,人口增加,村庄富饶。 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应该读出了一个慷慨无私,不计回报的好人,他是多么值得人们去尊敬! 【内容图片预览】: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请下载使用! (预览只展示部分内容!)Tags:植树的牧羊人,练习,教案,课件,13课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