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识字内涵,积淀汉字文化 ——“新课标”下识字教学新探 上海市浦东新区园西小学 褚勤 手机号:13331811937 【内容摘要】 中国的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外形最优美、内容最丰富的文字。要使汉字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应该从语文教学的起点——识字教学抓起,以中华文化作为识字的载体,让学生在认识汉字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挖掘中华文化的内涵,体悟中华文化的情趣,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相反,通过渗透汉字文化,也使识字教学不再只关注速度和数量的变化,而增加趣味探索,彰显意义识记,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快乐活动。 【关键词】 识字教学 新课标 汉字文化 【正文】 汉字是现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古老表意文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汉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也是积淀汉字文化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刚入学的孩子被迫进行“填鸭式”识字,家长和老师就以孩子认了多少多少字为荣。其实,“认字多”本没有错,错在“瞎认字”,即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枯燥至极的教学方式让孩子机械认字。这样既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伤害,也是对汉字的“伤害”。 仔细品味汉字,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横、竖、撇、捺的奇妙组合,上下左右的巧妙搭配,部件部首的精妙赋义,均不是僵硬的符号,更不是无源之水,而是美丽而富有内涵魅力的生命结晶。所以,汉字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感悟文化、积极探索、丰富情感、提高素养的过程。 一、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文化起源。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我们祖国的汉字具有丰厚的文化性,汉字的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识字教学时通过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能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从而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大部分现代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首先,我们不妨引领学生追本溯源,明白每个字中各个部件的意思(当然这些部件并非都是象形字,还有会意字、指事字等),这样可以既可以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减少书写错别字的现象,又能将深厚的文化内涵自然地融入学生的心里。如:隹,甲骨文字形象鸟形。《说文解字》解释为:“鸟之短尾之总名也。”它与“鸟”同源。现在,“隹”作为汉字的一个部首, 同样有象形的特征。“雀”是指个头小的鸟,“集”是好几只鸟聚在树枝上……又如:“大”本义就是张开四肢的人,这个人头上多出了那一横就是“天”,脚踏土地就是“立”,把脚交叉放就是“交”。教学中,我边解说边板画,从形象逼真的图画到简洁而形似的古文字再到端正而神似的楷书字,一一清楚鲜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豁然开朗:噢,原来汉字是这么来的! 发现了图变字的秘密后,同学们都意犹未尽,争着问我还有哪些字是由图变来的?从一张张兴奋的小脸上,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二、探索汉字的造字规律,挖掘文化内涵。 汉字的字形虽然难记,但还是有规律可循。“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在识字教学中,当学生对汉字的文化起源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就放手让学生去研究、去探索,在挖掘汉字文化内涵的同时寻求适合自已的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汉字中会意字也不少,了解字义的过程就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通常情况下,我会鼓励学生自己积极地去发现。学生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往往会有惊喜的发现。如一学生说:“‘灶’是火字旁是因为炉灶需要点火才能烧东西!”另一位学生又补充道:“我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过去的炉灶是用‘土’搭成的,所以‘灶’字的右面就有一个‘土’。” 汉字中还有许多字都是由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的。在识字过程中,学生看到生字,会调用已有的信息,马上就会将生字与熟字进行比较记忆了。比较后,他们又意外地发现:在基本字的基础上,加加、减减、换换就可以记住许多字的字形。如在教学“领”一字时,我先让学生给这个字找找朋友,“领导”、“首领”、“领队”等等,学生讲了许多,这时我话锋一转说:“你们找的朋友都非常正确,这‘领’字是形声字,‘令’字表音,‘页’字表义,想想这里的‘页’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字的本义与现在孩子们脑海中理解的“页码”的“页”意思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学生一般都猜不到,当老师说这个“页”在古时候是表示脑袋的意思时,他们都睁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后来,我再请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哪些汉字也是“页”字旁的,想想为什么这些字中有“页”字旁呢?结果,学生们发言极其踊跃,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烦”字有页字旁,因为脑袋发烧时很热,很难受,心情就会比较烦躁。有的说“顶”字是页字旁,因为人的顶部是头,所以是页字旁。 不难看出,通过探索,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字形,理解了字意,还了挖掘到了汉字本身蕴藏的文化内涵。 三、 创设识字的多样情境,增添文化情趣。 “新课标”建议:“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所以,我在落实识字教学时,除了在教学之前认真研究汉字的形体结构,把底蕴深厚的汉字特色发掘出来外,更重要的还是创设相应的识字情境,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去赏字、认字、辨字、记字。 以下便是我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针对每个生字的特点,创设了不同的识字情境: 1、创设图文情境,在赏中识字。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事物或者画面更具有吸引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图画与文字同步出现的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学片段(生字“扁”): 师:(出示图)看,小鸭子要让我们找找它身上哪些东西是扁扁的? 生:鸭子的嘴巴、 生:它的尾巴也是扁的。 生:鸭子的脚掌也是扁的,就像两个船浆。 评:你们真会观察,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东西是扁扁的,(出示图)看,用的——扁担,吃的——扁豆,它们都比较薄,所以“扁”字里只有一个——(横),两个——(竖)。(板书) 这样恰当地结合图画,做到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借画学字,赏画解字, 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效率。 2、创设故事情境,在诱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强调生字的字形结构、字义理解,还要注重生字的笔顺指导。因为正确的笔顺书写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汉字的识记,养成良好的识记生字的习惯。 《比尾巴》一课中,“比”字笔画虽少,但学生“装笔画”现象很严重,为了规范“比”字的笔画顺序,我就结合课文内容,创设了一个故事情节帮助学生记忆: 教学片段(生字“比”): (师边说边板):看!先是一个小动物站出来(板:一),要比自己的尖尾巴(板:レ),接着,另一个动物也跑过来(板:丿),要比自己的长尾巴(板:乚),多有趣呀,一起来,“比”怎样写?(齐书空) 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的眼中的汉字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里边还有各不相同的故事,他们对这个生字的的记忆伴随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印象肯定深刻。 3、创设笑话情境,在辨中识字。 汉字是以笔画作为区别标志的 ,汉字约有20个笔画,却有4、5万个汉字。要用20个笔画组合出4、5万个汉字,就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依靠细节的不同来区别字形。这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区别一两个还没问题,区别那么多就困难了,于是,我会给他们讲笑话。如:干对千说:“你把帽子戴歪了!” 日对曰说“小胖墩儿,你也该减肥了!”等等。 教学片段(生字“鸡”、“鸭”) 在知道了鸟字旁的字都和鸟有关后,我又给学生讲笑话了—— 鸭对鸡讲:同样是鸟类,我会单脚独立,你会什么? 鸡回答说:你那太小儿科了,我能双脚交叉跳芭蕾呢! “哈哈……”教室里笑声四起,学生在欢乐中又区分了两个有着相同部首的字宝宝。既然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 每个汉字都有其自身的特质,我们就应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且适用有效的识字教学情境,在充满情趣的文化熏陶下,学生学到的汉字是活灵活现的,带着情感去记忆的汉字也是牢固的。 四、 开拓识用的有效途径,传承文化精髓。 “新课标”强调:“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把识字融入语文学习的整体之中。 首先,我们可以将教学时所教内容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把字词句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完一篇课文后,将本课新学的字与前面学过的字编成句子或短文,让学生朗读。其次,要及时为学生创设交流展示的机会。我就尝试过在班内开展“我的认字故事” 活动。每天两名同学拿出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字词,告诉大家这些字词是从哪儿看到的,怎么读,再教大家认读,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又增加了识字量。再次,学生认识了一定量的汉字后,要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其中,我们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治家格言》等,学生在诵读这些经典的过程中识记了大量的汉字,同时,也将历史地理,道德礼仪,生活知识等文化精髓潜移默化融入其中,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教师应以中华文化作为识字的载体,让学生在认识汉字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挖掘中华文化的内涵,体悟中华文化的情趣,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相反,通过渗透汉字文化,也使识字教学不再只关注速度和数量的变化,而增加趣味探索,彰显意义识记,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快乐活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作者:刘孟斌) (3)《说文解字》 (作者:许慎) (4)《汉字文化与儿童识字》 (作者:郑宏尖) (5)《汉字教与学》 (作者:戴汝潜 Tags: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新课标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