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师:同学们,我国自古就是个诗的国度,田园诗又是古诗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读田园诗,就是赏一幅幅淡雅清和的水墨画,也是听一曲曲悠扬婉转的乡间小曲,更是看一卷卷鲜活灵动的立体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感受田园古诗的魅力,欣赏一首由宋代诗人翁卷写的《乡村四月》(板书) 师:相对于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我们可能对翁卷有些——陌生。那我们就先简单了解诗人翁卷吧。 生:读资料 师:通过了解,我们知道翁卷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南宋),他的家乡在——( )和我们的家乡一样,也是美丽的江南一带。我们还知道翁卷喜欢——田园生活。我们也知道翁卷擅长作——田园诗。 (课件出示)师:乡村四月就是他众多田园诗中的一首。先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生:读诗 师:好,好。说好,是因为大家读得投入。读诗就要投入着读。谁愿意放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请你。 师:不错,字正腔圆。这首诗中有两个生字,一个容易读错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请坐。“了”还有一个读音——了。在这儿读了是因为它在诗中的意思是——结束。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注释中有 师:对呀,注释是我们学诗的好帮手。可以借助它来帮我们理解诗的内容。 师:诗中的两个生字分别是:蚕、桑。这两个字都是平舌音。好。把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书空写。(板书:蚕桑)“蚕”上面是个“天”下面是个“虫”,古人说,蚕是天底下最好的虫子。书写时注意,上面的“天”撇和捺都要打开,包住下面的“虫”字。“桑”上面是三个“又”下面是一个“木”说明它是树木的一种。书写时,注意上面的三个“又”捺笔都变成了长点。好,我们再来读这句诗。 生:读——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读诗呀,不但要读准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诗特有的节律。看,老师已将这首诗按二二三的节奏进行了划分好了。先听老师有节律地读好吗? 师读全诗。师:你们也能像老师那样有节奏地读吗?先读一遍给自己听,再读一遍给同桌听,然后互相评一评。 师:好,你们这桌真投入。请你们来展示有节奏的朗读吧。 生读诗 师:很好!读得有板有眼啊。我们一起来—— 师(过渡)在你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已经缓缓流出。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你知道诗人在这首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吗? 活动2【导入】二:品读诗前两句 评论师:不急,我们先用笔在诗句中找一找,然后画出来。 生:自由读,划 师:请你说,诗人都写了哪些景物。(板书:山原 川 子规 雨) 师:山原(课件出示)在诗中指——山陵和原野 师:(课件出示)是啊,我们江南这一带的通常不高,都是小山连着平地,平地连着小山,像这样小山平地,平地小山地连着,就是山原。 师:乡村四月,山原真美啊,美在哪儿呢? 生:绿 师:课件出示)噢,孩子们,请展开想像的翅膀,我们现在就行走在这绿绿的山原中,你看到了什么绿了? 生:竹子——是翠绿:菜——是鲜绿;禾苗——是嫩绿。小草——是浅绿,树——是充满生命力地绿啊。真是绿得浓淡有致,深浅不一 师:孩子们,请展开想像的翅膀,我们现在就行走在这绿意盎然的山原中,你看到哪里绿了? 生:菜园绿了——山坡绿了———平地绿了——秧田绿了(绿得错落有致,高低不不同。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丰富的绿吧。(课件出示:我们来到平地,平地已经——绿了,我们来到山脚,山脚也——绿了,抬头望一望山腰;山腰也——绿了,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到处都——绿了,是啊,这无论是山还是山脚,无论是平地还是山腰,到处都是绿了,所以诗人要说是——绿遍山原。 师:是其中的哪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漫山遍野,浓淡有致的绿的呢?——遍,你能抓住“遍”字读绿的广阔吗?又是其中哪个字让我们感受了到了这山原色彩明丽生机勃勃呢?——绿,你能抓住“绿”字读出山原生机无限吗? 师:就在这满目的绿中,诗人还发现了一种十分耀眼的色彩。那就是——白。 师:什么又是白色的。师:是呀,农历四月,勤劳的人们早就耕好田,然后蓄满水,(出示课件)看,稻田里的水倒映着天空中的白云,天空中的亮光又照耀着稻田里的水,看上去一片白。难怪诗人要说——白满川 师:山原绿得发亮,稻田白得耀眼,这简直就是一幅色彩明丽的水粉画啊。你能读出这样的画面感吗。 生1:——是生机勃勃的乡村。 生2:——是绿意盎然的乡村。 生3:——是色彩明丽的乡村。 师(过渡)知道吗,江南四月,这样的青山、白水,往往会笼罩在一层朦胧的烟雨中。瞧!四月里,那雨就这样轻轻、悄悄地来了。那落在你的手上,亲吻你的额头,你的脸颊,是那样轻,那样柔。像纱,像雾,也像——烟。置身于这样的细雨中,诗人心中不禁流动着这样三个字——雨如烟。 师:再轻一点儿———雨如烟,再柔一点儿——雨如烟 师:听,这蒙蒙的烟雨中又传来了一阵阵——子规的叫声。真是子规声声,烟雨蒙蒙啊,这不又是一幅意境高远的水墨画吗?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朦胧美吗? 师:真有声有色,意境朦胧的乡村啊。 师:这四月里的乡村实在太——美了(板书:景美) 活动3【导入】三,学习诗的后两句。 评论(过渡:在这么美的乡村里生活的人们,此时,又都在做些什么呢?我们接着读诗的三四句就知道了) (出示课件)生:读诗 师:人们在忙些什么呢?生:回答(板书:插田) 师:知道“蚕桑“吗? 生:养蚕 师:养蚕要做些什么?(课件出示,师简介) 师:你插过田?(出示插田图)弯着腰,弓着背,面朝黄土背朝天。实在是辛苦。但这苦中有乐啊,你看(出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人们怎会不开心? 你听(出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怎会不高兴? 想到那将是沉甸甸的收获,人们怎能舍得停下手中活? 师:于是,四月里的人们,既要忙着蚕桑,又要忙着插田,这边人周日忙完了-------蚕桑,那边又开始--------插田。 上午才结束了-------蚕桑,下午又紧接---------插田 今天完了-------蚕桑,明天得继续------插田 人们蚕桑、插田、插田、蚕桑,如此繁忙的两个场景,诗人只用了三个非常传神的字就串联了起来,是哪三个字(才了 又) 师:是啊,简单的3个字写出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写出村民勤劳的形象,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师:四月的水乡人家,大人们除了采桑插田,还可能忙什么呢? 我们来读读这些谚语吧:(出示)一句一句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还会忙(种菜,除草……)四月里,人们一刻也不闲着,这儿的人真是太勤劳了(板书:人勤)所以诗人说:乡村四月闲人少。这样勤劳的人们,我们也要诗人那样用:“才了 又”来赞一赞他们吧。 师:(出示课件)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的“才了喂鸡又放牛,才了犁田又翻土”等等诗句,诗人翁卷也是知道的,但一句都没用,选择了“才了蚕桑又种田”,这是为什么? (一是农村最主要的农活,二是与第二句诗押韵,三是与第一句的“绿”和“白”照应) 一读知道吗?这 二读 三读 背诵 这一幅幅青山白水水粉画,子规声声烟雨图,乡里人们劳作图,诗人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将它们一一呈现了出来,这是古诗的魅力。让我们把这富有魅力的二十八个字铭记于心中吧 活动5【导入】五》拓展 评论巍巍青山、暧暧村落,乡村是恬静的;袅袅炊烟、霏霏细雨,乡村是朦胧的;啾啾鸟鸣、声声犬吠,乡村是灵动的;这就是田园,这就是田园生活。自古以来,向往,热爱田园生活的诗人还有很多很多,写下的田园诗更是数不胜数,(出示课件)因为沉醉于田园美景,王维写下了——因为迷恋田园风光,孟浩然写下了——更因为热爱田园生活,范成大写下了—— 活动6【活动】六结语 评论课后,我们可以一一收集这样的田园诗,细细品读读,慢慢欣赏,相信你们对田园诗一定会有更多的了解和收获,也会像翁卷,王维,孟浩然一样,爱上田园生活,爱上田园创作。 Tags:乡村,四月,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