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22* 牧场之国公开课教案,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兰优美恬静而又充满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 3、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会用关键词概括自然段的内容。 2、体会文中重点语句,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2学情分析 评论四年级的孩子即将步入高年段,基础知识更加扎实了,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也有相对地提高。但是学生对于略读方法的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变化的感悟,文章的写作特色和方法还急待于发展。基于以上的考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把教学的重难点便定位于此。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弱势。 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2. 感悟课文语言的生动,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将优美的语言通过积极的想象变成美丽的画面,激发学生对荷兰风光的憧憬之情。 难点: 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评论1、师:地球上有很多美丽的国家,这节课我要带领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国度——荷兰。请欣赏:播放荷兰图片。 2、师:欣赏了荷兰的风景,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3、师:那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笔下的荷兰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总起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 生齐读) 师:你们认为它应该强调的是那一部分的呢? 生:后半部分的牧场之国。 4. 师:今天我们就跟随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走进荷兰,一起去欣赏那里独特的牧场风光吧!(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评论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出示本课生词(自由读,带读) 3、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知道是哪句吗?没错,“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大家赶快找一找(指名说) 4、加小标题。 师:作者就是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展开描述,给我们呈现了四幅图。请学生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的哪几幅画面,和小组同学一起试着给几幅图画取名字。 (1)小组讨论。 (2)交流,并请学生板书 (板书:牛的世界、马的王国、牲畜的乐园、寂静的夜晚) (师评:真会概括! 说得多好呀! 你很会读书!很准确,真了不起!) 活动3【活动】学习二到五自然段 评论(一)学习第二自然段[“牛的世界”] 1、(过渡)师:在作者的笔下,一段段文字化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现在,让我们先来欣赏第一幅画。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你最喜欢的句子,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生自由朗读。 3.交流感悟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1)感悟“专注”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专注? 师:你觉得它们可能会在思考什么呢? 师:老师现在不明白了,为什么它们能这么专注地吃草呢?难道就不怕人来打扰他们吗? 是呀,草原辽阔无垠,牛儿自由自在地吃草,多么和谐的画面啊! (2)体会拟人、比喻的表达效果 问:你喜欢这个句子吗? 师:你把你的喜欢之情加入到朗读中,好吗?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师引导:你能读得更远一些?更多一些吗? 生读。 (3)如此美丽的画卷,让我们用朗读把它定格在脑海中。齐读 (4)引读:好一个牛的世界!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生齐读) (二)自学三到五自然段 [“寂静的牧场”] 1. 师:同学们,这神奇美好的牧场之国让作者赞叹不已,也让我们每个人心生向往,如果此时你就在牧场上,你想说点儿什么?做点儿什么呢?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荷兰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的资料,做一期展示异国风情的手抄报,拿到班里和同学交流一下。 Tags:牧场,国公,开课,教案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