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时代铸就的悲哀

日期:2014-1-3 09:23 阅读:
  一篇《酒公墓》,引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还带着油墨香气的一字一句,就这样从双眼沉入了心底,升腾起一阵莫名的感叹。张口想说些什么,却连一个音节也发不出来,只得长叹一声,合书闭眸,任凭脑中,思绪翻飞。
  一开始,文章还是充满着美好与希望。当时的张先生,家境优越,刚从国外学回了满腹的学识。他还是青年,意气风发,充满着激情,希望用他的“逻辑救国论”,改变国人僵硬的思想。可是当他兴高采烈地回国后,人们的反应,就像一盆冰冷刺骨的水,迎面向他泼了过来。浇冷了他的心,也冲去了他的期盼。他看着人们对他的理论的不以为然,木讷不解,最后毫不在意地飘飘离去。他热情地向别人阐述自己的救国理想,却只换回了一张张一无所知的脸孔。他开始感到了有些无力。他不知如何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抱负,最后讪讪地闭了嘴,曾经要实现的宏图壮志,就这样慢慢地蒙上了一层灰。
  接下来的遭遇,更是坎坷辛酸。先是父亲逝世,而在张先生还穿着一身麻料孝衣时,就被一群强人挟持着为他们做事。费尽心思逃出后,已成残废。后又不明不白地被扣上了“右派”的帽子,霎时间妻离子散,仅剩他孤身一人。命运曾对他微笑,就在他潦倒之时,却忽被任命为英语教师,他的血液重新为此而沸腾,他以为重新找到值得他奋斗的目标。可是,懵懂的孩子却因为他的一句话,用刺耳的嘲笑残忍地将他轰下了讲台。张皇狼狈的张先生唯有黯然无奈的离开,最后的一丝光明也被抹去,只剩下浓重的黑夜,覆盖了他那颗残破的心。
  最后的他,失魂落魄地逃离。所有的荣光与骄傲,都褪尽了华彩,蒙上了尘埃,蜷缩在一方阴暗的角落。仅剩下坎坷后无尽的苦涩,日夜跟随。
  他逐渐感到毫无尽头的悲,他为自己的无能而羞愧。他有满腹文采,如今却只有一手笔挺的书法尚有用武之地。他已知无力改变这个世界,于是他只能用手中笔,抚慰着一个个离开尘世的魂灵。可是有谁懂他的痛苦?他只能自己面对自己的寂寞与苦闷。可是他不愿,他想逃避,希望遗忘,忘却自己一生中的苦。他好喝酒,只是为了能在酒醉中让自己麻木,让自己能够忘却了自己。
  但我认为这一切的一切,只因当时那个社会,那个时代所铸就。
  只因当时的社会,新旧两种迥乎不同的思想正在激烈地碰撞。可是大部分的人们并没有容下新的思想,反而更加死死抱住自己陈旧的观念,不愿发现自己的无知。他们也许保护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但更加死守着文化中的无知与愚昧。张先生拥有丰富的学识,以及强烈的爱国报国的心。可是当所有人都仍固守自己老旧的思想时,他的理论,他的行为,他的一切,在他们眼中就变得可笑。所以社会中文人们对他的理想的无法理解,孩子们对他激情的讲解所回复的无情的大笑,他们的一举一动,像在是残忍地对他摇摇头,击碎了他的坚持。张先生终究是一名普通人。他在茫茫人海中奋力地想要唤醒麻木的人们,只得到了他们一脸的疑问与茫然;他在时代的滚滚大流中高声呼喊,转瞬即被汩汩水声淹埋。他想要以一人之力改变现状,却无奈地发现他也只能随波逐流;但他又不愿接受那份陈旧,不愿抛弃自己的理想,于是处在两股文明的夹隙中,苦苦挣扎,却被伤的头破血流,弄得狼狈不堪,穷愁潦倒。最后就只剩下了满腔的苦与痛。
  我合上了书,心中的酸楚无以表达。张先生一生的凄苦悲哀,便是因这两股相互斗争的思想所铸就的。他,也是这出时代悲剧中的一个——可怜人!
  【家长林奇能寄语】: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就是和智者对话,读书是心灵的旅行。亲子阅读是与孩子最好的交流机会。
  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的提问我们都会耐心地回答,常常跟孩子一起讨论,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不懂的地方我们会谈谈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资料,家长和孩子都在阅读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思维能力。
  亲子阅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良好的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读书、求索和创造的热情,使孩子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Tags:时代,铸就,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