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语文课上学习了很多有关战争的文章,虽说都是描写人们渴望和平的主题,却给予了我不同的思考。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与过去生活在战争年代的老前辈相比,我们对和平的渴望并不那么强烈了,甚至我们对战争还存在一丝向往。我这样说并非没有根据:你看现在的小孩子玩的都是一些玩具枪、小坦克、小飞机,每年新档电影票房最高的也大都是动作片、战争片,我可没从中看到人们对战争的厌恶。 在一万年前的野蛮时代,人们时刻都要准备战斗,除了对付野兽获得食物,还有部落之间的相互残杀,战争成为人类生存的手段。但我国古人却教导我们“人之初、性本善”,那这句话不是与现实相反了吗?过去的人们把战争的胜利当作至高荣誉,阴谋、凶杀,这些往往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到了如今,我们歌颂的是和平,但人们内心深处涌动的仍然是对战争难以割舍的情怀。达尔文曾说过: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自然界中从来都是以一种“整体和谐——局部战争”的形式而存在。所以,说人性是好斗的并不为过。更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人们还在想方设法地把战争观念灌输到生活中,玩具制造商、影片制作者,这些人无一例外以战争为噱头吸引人们的注意。 在国际交流中,经济、政治是常用的手段,一旦两国的矛盾无法用这些化解,战争便是最后的手段。君不见美军的炮火在伊拉克的土地上任意肆虐,朝鲜与韩国的对立也是剑拔弩张,所以我就不明白了,人们到底是渴望战争呢还是排斥战争呢?无从而知。 我们深知战争对我们的危害,但人类世界便是一个现实的世界,意见相合,便合作,意见相左,则用战争决定。说白了,战争也不过是人类为生存的手段而已,只不过它会让更多人无法生存下去。老师说,世界人民是渴望和平的,只有极少数好战分子挑动事端。关键问题就在这,偏偏那一小撮好战者掌握了国家政权、控制了军队、左右了人民的意志,这才是最可怕的。大概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一个想法,也许没有实施,也许有人去做了,那便是征服世界。听起来很可笑,但却说明一个大问题——渴望征服,原来对流血的冲动从我们一出生开始就有了。 我们一直在压制这股冲动,于是有了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要想和平,便要从端正对待战争的态度开始……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是学生对课文学习后的思考,能够阐发自己的观点,抱有怀疑之精神,这点是难能可贵的。由于年龄的局限,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目前这个层次上,但随着视野的开阔,我相信她会有更深更新的体会。文章的语言平实,贵在坚持从历史、社会的角度反思学习的课文。我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胸怀天下,不要将视野只局限于校园的四角天空。 Tags:战争与和平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