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Andy

日期:2013-12-31 09:12 阅读:
  到多伦多的时候已经是凌晨12点了。
  领完行李之后就和学校的管理人员会合,上了一辆黑色的宝马X5。
  在车上,有个叫Nick的老师很是热情地介绍着我们即将要去住的宿舍。
  宿舍是新的,才刚刚修好,没有空调,浴室是独立的,一共三层楼。
  一听宿舍环境就把我吓坏了。
  不会是军训吧?
  算了,没理他那么多,身在国外,也就不能像家里一样,睡着软绵绵的床。
  看着机场那寂静的延绵弯曲的黑色公路,到宿舍怕是要2个小时了。
  于是又睡去了。
  下车的时候眼前已是一片暗暗灯火,灯火里闪着一栋房子。
  崭新的,淡淡的看出来是红色的,上面是欧式的经典红砖,整齐地镶嵌在水泥墙壁上。屋顶是黑色的,成梯状围成了一个小小的天台。
  不是很大的一栋小房子。
  在门口坐着一位老人,嘴里叼着根烟,眼睛直直地望向远方。
  我们下车了,他便马上起身,向我们快步走来。
  走近了,才发现,这个老人长得特别的和蔼:满头白发,眼角旁爬满了皱纹,笑起来深邃地漫进了每个人的心里。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牙齿整齐,但上面布满了烟垢。
  一见面就和我们每个人握手,告诉我们,他的名字叫Andy。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但是在我的映像中叫Andy的人小时候都是长得很可爱的,这个名字,总是带着一份稚嫩。
  想必他也是很喜欢小孩子的吧。
  跟着他走进楼,来到了一个小桌子旁。
  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几个新鲜的三文治和几瓶饮料,Andy便和我们说,这是他为我们准备的晚餐,怕我们在飞机上没吃饱,就去买了点回来。
  领完吃的便又随着Andy的脚步上楼了。
  Andy不紧不慢地告诉我们,我们住的地方是在宿舍的最顶层,也就是3楼。
  我细细地环视四周,发现这里的墙白的特别干净,地板也是崭新的,楼梯上面用了胶版铺垫,这样就不会摔跤,还有一个地下室,里面就是放那些杂物的地方;这里的门都是卡其色,油漆刷的亮亮的还反光,晚上看起来焦点特别明亮。
  总的来说还不错。
  Andy把我们大家安顿好了之后,松了口气,眼睛还是直直地望向前方,手不知道往哪里放,看了我们一眼,又转身下楼了。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的拐角,心里不知怎么的多出了一份忧伤。
  那天晚上我们一群人都倒时差,疯了一样的兴奋,不停地在宿舍里发出噪音。
  玩累了,说累了,又倒在床上慢慢地睡去了。
  早上我是第一个起床的。
  沐浴着初升的太阳,沿着楼梯走到一楼,在大门口的楼梯上,Andy就坐在那里。
  我隔着一扇门,静静地看着他,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过了几分钟,Andy突然转过头来,两个眼神的交错中,我又撞见了他的悲伤。
  他看着我,和我打了声招呼。
  我尴尬的笑了笑,说了声早上好。
  他向我走来,我以为他要和我说些什么,已经集中注意力,听他会说些什么,结果他从我身边绕过,走进了一楼的房间,在电视机的面前坐了下来,眼睛还是直直地望向落地窗外的前方。
  我皱了皱眉头,打理了一下自己不平整的心情,又上楼了。
  等到那些大懒虫们一个接着一个的醒来,太阳已经在努力地放射它的紫外线了。
  这是在加拿大的第二天。
  我们要去学校见校长。
  看着眼前一栋栋不高的楼房,全部都是欧式建筑,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袭面而来。
  Andy挺着那啤酒肚走出大门,对我们说:“我带你们去学校吧。”
  又一次随着他的脚步出发了。
  安全到达学校之后,Andy便消失了。
  当一天的课程结束了之后,整个人像是强行被灌了铅在身体里面,动弹不得。
  拖着身子上楼的时候,又瞧见了Andy在低着头拖地,拖把在Andy的啤酒肚面前显得特别的细。
  推开门进去,一个一个的脚印马上就把Andy的劳动成果毁得一点不剩。
  我们走一步说一个sorry,直到进了大厅,Andy才说没关系。
  我特意回头望了他一眼,看见那个厚实的背影,在夕阳下照的只有模糊的轮廓,带着浅浅的毛边,整个人像是被阳光穿透了似的,身体是那么的空虚不堪。
  我突然好想冲上去搂着他。
  说不定他就只需要这样的一个不算温暖却足以温暖的怀抱。
  想着想着,就躺在了床上,闭上眼睛,又是一个夜晚。
  可是这次醒来,楼梯上的Andy不见了。
  听说他现在只值夜班。
  夜晚那么长,难道他都不用睡觉吗?
  “真是辛苦呢。”我小声地吐出了一句话。
  不知道他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才熬到了白天。
  过了几天,Andy晚上就坐在了后门的楼梯上。
  后门前面一片杂乱,全都是装修后不要的垃圾废品,看起来就像一个废弃的垃圾厂。
  但是Andy每天晚上都坐在那里抽闷烟。
  每次回来路过那里,都会看见烟雾在他的头顶上缭绕着,诉说着他那寂寞的人生。
  于是我就开始从后门回房了。
  每次见到Andy都会很礼貌的和他说一声hi,看着他手里捧着一个喝完的咖啡杯,眼神散漫,看着他满头的白发,我心里又跳痛了一下。
  不久,Andy再也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内了。
  值夜班的换成了一个中国的老太太,满头黑发,很是富态,一听口音就知道是个北京人。
  这个老太太特别多话,整天都很忙似的,没停过。
  当然我也和她聊得特别起劲。
  那天突然提到了Andy,问了问他去哪了。
  那个老太太说他去了学校那边了,也是只值晚班。
  “他怎么就走了呢?”
  老太太特别小声地说:“这个Andy啊,他肯定是那种孩子不在身边,年纪一大把,老婆又和他离婚了的男人。你没看他每天都在抽闷烟嘛?”
  一听我就被惊住了。
  “他说他很喜欢学生,可是和同事的关系处得特别不好!动不动就摔东西,骂人呢!特别讨厌!”
  老太太补充道。
  可是怎样也看不出来Andy是这样的人啊。
  一点也不像。
  我总觉得他是那么的寂寞,那么的需要人陪。
  我一直后悔着始终没有和他聊天。
  也许他只是需要一双耳朵去寄存他那不堪回首的生活吧。
  我能理解的。
  以后每次回去,都会隐约地看到楼梯上还是坐着一个老人,老人手里捧着一杯咖啡,眼神黯淡无光,散乱地到处看着。见到了一帮孩子从他面前跑过,就眯着眼睛笑得特别开心。
  这样的场景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不可磨灭。
  后来,直到离开加拿大,我都没有见到Andy了。
  只是脑子里一直存放着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还有那双布满皱纹会笑的眼睛。
  【教师点评】:
  不同地域,不同风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记录了自己最有意义的一段生活经历,读来真实可感。
Tag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