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陪读”是爱还是害

日期:2013-10-25 13:35 阅读:

老师的女儿小菲今年高考失利,上了一个偏远地区的三本学校,大家很是为之惋惜,杨老师夫妇更是痛在心上。

小菲高一、高二成绩都比较优秀,我们学校一个年级有一千多人,会考全是A的只有50人,她就是其中之一。高二期末,小菲的班主任说这孩子再好好努力,考个一本重点学校没问题。

小菲上小学时,杨老师借调到我们高中,和我同事一年后,又继续回乡镇初中工作。小菲上高中后高一高二一直住宿,高三时杨老师托我在学校给小菲租了个房子,开始了陪读生活。每天晚上,杨老师夫妇下班开车或搭便车赶十几里的路程来县城高中陪孩子,清晨又早早回镇上初中学校上班,周末也不回家,一家在租的相对简陋的房子住,辛苦是可想而知了。房租一年一万多,再加上来回两地住的花销,就教师的那点工资,也就够女儿这一年陪读的费用。

父母陪读,全家备考,小菲高三后期却越考越差,杨老师说几次大型考试女儿都显得很紧张,有时考完一场回来就哭。我提醒杨老师别给小菲压力,不要问她的成绩。杨老师说没给压力,经常都不敢说什么,有时就说考多少没关系,说说成绩就行,可女儿总是不愿意说。

高三学生和家长哪有没有压力,不紧张的,就我这个阿姨还很关注她的成绩,经常利用职务之便向她的班主任询问她的学习情况,何况每天陪伴在她身边的父母。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即使理智的父母每天不说什么,一个眼神、一副表情、一句无心的话语都可能给孩子无形的压力。

也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小菲高三后期心理状态不好,最终导致高考的失利,我想和陪读有一定的关系。

高三学生紧张,这是正常现象,十年磨一剑,谁不想把君示。正常的紧张放在正常的环境里就会正常,而放在特殊的环境里可能就不正常了。

陪读就是一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一家人因为高考这个共同的目标住在一个新的环境,彼此都有个适应过程,最难适应的可能就是孩子,孩子会时刻感受到父母的辛苦,时刻想着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学习,这样的心理压力在高三可能就会变成的心理负担,加剧孩子的紧张情绪,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考试。

如果没有陪读,孩子过着正常的宿舍生活,要说考试紧张,同学们都紧张;要说考得差,可能还有比自己考得更差的,同学间互相鼓励鼓励,很快就能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了。而陪读却是一种特殊的关注,即使父母什么都不说或者只说好话,都是一种无形的提醒,都多多少少给孩子带来一些心理压力。特别是那些性情急躁,自己情绪也控制不好的家长,絮叨、叮嘱、训斥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更大了。

高考后期考试,考得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越好,考场发挥越好,成绩就越好。陪读是疼爱孩子的直接体现,在父母的照顾和关爱中,孩子的心理素质一般会降低,承受能力也变小。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小宝宝摔倒了,他看看周围没有亲人,他会自己爬起来,没事一样再玩。忽然妈妈来了,心疼的问:“刚才摔倒了,摔哪了?疼吗?”此时宝宝就会哇的一声哭起来,越哭越委屈。如果孩子摔到了,爸爸妈妈要在场,孩子就会索性爬在地上哭,等爸爸妈妈来扶自己。陪读也许就会起到这种效应,降低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影响了孩子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不利于高考心理素质的提高。

如果没有陪读,孩子过正常的宿舍生活,没有什么可依赖和委屈的,你刻苦,别的同学比你更刻苦;你有情绪,别的同学也有情绪。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中,孩子在互相激励和感染中会很快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快坚强起来,积极的去面对现实。

所以说陪读是过多的关注,给孩子压力;过分的关爱,减弱了孩子的意志力,对高考来说,陪读害大于爱。

毛毛虫变成蝴蝶,需要一个艰难的脱变过程,这个过程只能让它自己去经历,此时去帮助它无异于拔苗助长,是害它而不是帮它,陪读也是如此。别让陪读变成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让孩子正常的去成长,勇敢的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Tags:陪读,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