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矿区学校,大部分学生是矿工子女。他们在初中数学学习时分化现象比较明显,特别在八年级表现尤为明显,针对这一明显现象,探究其成因,研究其对策是势在必行的,那么造成两极分化严重的成因究竟是什么?该如何预防这一分化现象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造成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后进生身上正是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继而放弃,为了应付家长和考试,中得硬着头皮,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宁愿死记而不求活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基本定理、概念与公式之间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公式、定理,不看课本,概念与公式之间就联系不起来。学生自学能力差,缺少解题的积极性。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时没有步骤、过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总是避而不答,说不清掌握了哪些知识。调查发现,学习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而且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3、德育渗透不活,力度不强。 德育渗透在很多数学教师的心目中,总认为是班会课、班主任所应尽的职责。在数学教学中,极少渗透德育教育。即使渗透,在方法上极为粗糙,通常采用“走过场”的形式,根本起不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减少数学学习的分化的对策 1、培养学习兴趣,强化薄弱意志。 (1)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有很多。 (2)强化学生的薄弱意志,增强自信力。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梯级式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顺利完成本梯级的学习任务,此时教师应进一步改革考查的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培养学生的自信力。达标后,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基础亦得到巩固。这样,教师可继续引导他们向上一级台阶过渡。通过这样帮助他们消除怕学、厌学,让他们感到自己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感。 2、重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1)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老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一下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根据他们个体的心理特征,对待运用直觉思维得出结论的学生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赞赏,维护他们心里那微弱的“光”。笛卡尔都认为“在数学推理中的每一步,直觉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好似我们平时打篮球,要靠球感一样,在快速运动中来不及去作逻辑判断,动作只是下意识的,而下意识的动作正是在平时训练产生的一种直觉。” (3)让学生在思考的“冷场”中擦出积极思维持的火花。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实践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的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3、注意德育渗透的策略。 (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老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涉及到圆周率的使用时,可以加插一段小插曲,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一定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3)在数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理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4)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七年级的学生学习了简单的数据统计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习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和和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讲数学家小故事等,让学生体现数学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机械学习,而是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实用性广的学科,让他们体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兴趣,提高质量。 正视数学学习分化这一严峻问题,必须采用积极的态度去探究育才良方,让我们矿区的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Tags:初中生,数学,分化,成因,对策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