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名中学生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网友的口水简直要淹没了这个年仅14岁的孩子。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乱踩草坪等不文明行为已屡见不鲜。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让孩子养成了在文物古迹上随意涂鸦的习惯?又是谁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不文明的种子?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知礼守节、有教养的文明人呢? 为啥妈妈让我遵守的 别人却都不去做? 刚怀上孩子的时候,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培养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可有了孩子以后,我才悲哀地发现,单纯的家庭教育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起来,是那么的微弱无力。 幼儿园里组织亲子游,坐了两小时的大巴,一下车,小朋友们都急着要解小便。我带孩子去找厕所,孩子却说,“别的小朋友都对着花花嘘嘘,我也要在这里嘘嘘。”我一抬头,发现周围大多数家长都是让孩子找个花坛,或对着绿植嘘嘘,还有家长大声笑着说是给花儿施肥。虽然最后我坚持带孩子去了厕所,但孩子一直在问我:为什么其他小朋友可以不用去厕所?我只能说:“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过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应该怎么做,但自己一定不能做这样没礼貌的事。”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也知道,我的理由有点苍白无力。 春天,带孩子去婺源看油菜花,满目都是明媚的黄色。很多家长都把孩子抱到油菜花丛里去拍照片,不停地指挥孩子摆各种姿势,毫不在意脚下的油菜花被踩得东倒西歪。我的孩子也很兴奋地要冲进去和花合影。我说:“不可以,你跑到花丛里去会把花儿踩痛的,而且这些花以后会结油菜籽的。当地农民要收割油菜籽来榨油,而我们站在花儿的旁边,一样可以拍出很漂亮的照片。”孩子不高兴地说:“那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可以进去?”然后赌气跑开了,死活不肯站在田埂上留影。 小区门口的背街小巷,车流量并不大,十字路口的红灯几乎如同虚设。我紧紧地拉着孩子的手,站在路口等绿灯亮起。身边很多行人对红灯视若无睹,看没车子经过就直接穿过去了。我的孩子看了也跃跃欲试,拉着我的手,“妈妈,我们走!”我说:“你没看见现在是红灯吗?”孩子说:“那他们为什么都可以闯红灯?”没等我开口,旁边一位跟我们一起站着等红灯的男子开口了:“他们这样闯红灯是不对的,你不能学他们不遵守交通规则!”我感激地谢过这位年轻人,我很高兴,有人跟我站在同一边。 我一直坚持随时随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次出门,我都会带个垃圾袋,零食的包装纸、用过的纸巾都会集中扔在垃圾袋里。有时孩子不小心掉地上,我坚持要孩子捡起来。去麦当劳吃饭,吃完后,我会要求孩子把饮料杯、包装袋和食物垃圾都放到餐盘里,然后端过去倒进垃圾箱里。孩子却问我:“可是很多人吃完就走了,垃圾扔了满桌子,都是服务员过来收的呀!”我说人家乱扔是人家的事,但你要做好你自己。看着周边桌子上满桌的垃圾,我忍不住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太过虚伪? 前些天我带孩子去西湖边玩,有一对中年夫妻在分吃一只粽子,他们将粽叶和包装袋随手扔地上。孩子想去捡起来扔垃圾桶里,我很高兴看到他能这样做,但我还是坚决地阻止了他。我礼貌地提醒那对夫妻,不能乱扔垃圾。我希望孩子能因此懂得: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两个成年人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做好自己其实很容易,但我们真的很难改变整个环境。我在社会的现实和自己的理念之间徘徊,我越来越不自信:在这样一个很多人都不在乎社会公德心的社会环境中,我还能不能培养出一个能遵守规则、有教养有道德的孩子呢? 家长感悟 给孩子定下的规矩,家长却带头不遵守 学校的广场旁种了一大片的杜鹃花树。每年三月,各种颜色的杜鹃花盛开,绽放着春天的气息,吸引许多人进入校园赏花。 有一次,我带着晓晓刚进入花园,就听见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姑娘说:“妈妈,这花好漂亮,我可以摘一朵吗?”她妈妈微笑着答:“不可以。这些花是学校的,不是我们的,我们只能看,不能摘。”“那为什么那个阿姨能摘?!”小姑娘指向不远处的一年轻女子。她妈妈一脸淡定:“那是不对的。别人做坏事,我们不能做。”顿了一下,这妈妈又说:“你看,那边有些花儿已经掉地了,也很漂亮呢。我们捡这些来玩吧。” 之后晓晓跟那小姑娘一起拾落花玩,我跟小姑娘的妈妈聊天。这位妈妈说,她从女儿很小时就跟她讲: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动。“孩子小时候还没有所有权的概念,我们就常常跟她解释这个东西是谁的。只要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就不能动,除非得到主人的允许。” 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非常重要。他们会探索“可以”和“不可以”的界限在哪儿,甚至会不断地挑战我们的底线,把“可以”的范围往前推进。然而,他们一旦确定这些规矩是存在的、必须执行的,就能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并由此获得安全感。 但是,定规矩不能随心所欲,否则会让孩子感到糊涂,无所适从。一次路过礼堂旁的小花园,看到一妈妈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吃水果,面前的石桌上放着一小堆果皮果核。小男孩伸手要抓果皮果核,妈妈一把拉住他的手:“脏!别玩!”“我不是玩,我想把果皮拿去扔在那边的垃圾桶里!”小男孩辩解道。“你别弄脏了手!果皮放这里就行了。”“你不是说,吃完东西要把垃圾扔垃圾桶里吗?”小男孩的脸上现出了疑惑的表情。“那是在家里。这儿会有人收拾的,我们放这就行了。”他妈妈一边用纸巾擦他的小手,一边不紧不慢地说。 这位妈妈的规矩随着地点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样定规矩,不但无法规范孩子的行为,甚至会越“规”越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规则,应当是既定的,且不但孩子要遵守,大人更要遵守。 学校体育场的一角有许多健身器材,有些也适合孩子玩耍。上午锻炼身体的人少,那里就成了许多孩子的游乐场,孩子们起冲突也就在所难免。有一次我和晓晓正玩着,两个小男孩打起来了,其中一个孩子愤怒地将手里的玩具砸在对方身上。这时他爸爸马上冲了过来,扬手就是一巴掌,生气地骂道:“不许打人!说过你多少次了!你就是记不住!”那孩子放声大哭。 其实,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往往还缺乏控制和判断,他必须通过父母的教导、榜样以及自己的经历来学会什么样的行为是恰当的。他爸爸的行为本身就在告诉他:“可以打人”。给孩子定下的规矩,家长不遵从,孩子又怎会遵守?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孩子需要在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中确定自己的能力以及界限在哪儿,而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养育者,我们应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明白这些外在的规矩,培养他们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将这些规矩逐渐内化,从而形成内在的约束力,而这正是他们将来自律、自控的能力。(萝乐) 成长案例 小学遇到的“到此一游”事件 让母亲几十年都难以忘记 中国学生在埃及神庙涂鸦“到此一游”,让国人感到气愤。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我想起我母亲给我讲的一段往事。 母亲11岁时,学校组织春游。另外一所学校的小学生用石块在古建筑的红墙上,写上“张伟”(化名),留下很大一块空地后,又写上“到此一游”。接着,张伟对他的同学说:“你们把名字写在我的名字后面吧!就不用再写‘到此一游’了。”张伟的同学纷纷将名字写了上去。很快,红墙上出现:张伟、×××……近20个名字。 母亲的同学小洋看到了,气愤地对张伟说:“红墙都让你们给毁了。”张伟不以为然地说:“在红墙上留下我们的名字怎么了?说不定我们中的哪一个将来成了名人,这红墙还值钱了呢!”小洋拿起张伟用过的石块,在张伟和他同学们的名字上面写上了:“狗名登记处”5个字。张伟和他的同学们不干了,纷纷要打小洋。张伟的班主任王老师也批评小洋说:“你是哪个学校的?怎么如此没教养?” 最后,母亲的班主任张老师闻声赶了过来,张老师对王老师说:“你带学生春游前,就应该教育学生爱护古建筑,不许乱写乱画。”王老师不服气地说:“天真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墙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说明孩子们喜欢这里。他们又没拆墙。” 张老师不再理王老师,而是对张伟和他的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在墙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是想再故地重游时,找回当年的美好回忆吧?”同学们纷纷点头。张老师又说:“同学们,要是来此旅游的人都在墙上写上自己的名字,那么你们的名字很快就会被覆盖上。你们没有拆墙,但你们一定听说过‘滴水穿石’吧?人人都在红墙上用石块写上自己的名字,红墙能不倒吗?你们要留下到此一游的纪念,我可以给你们拍张照片,冲洗后寄到你们的学校。等你们中的谁成了名人,自然会有人找到名人,请他来此讲述当年到此一游的情景,更会给名人题字的机会。现在你们的做法只能算是损坏公物。将来要真是有谁成了名人,让别人知道名人在孩提时代曾经损坏过古建筑,只能让名人丢人呀。”张老师的一席话让王老师的学生们惭愧地低下了头。 后来,母亲也当了老师,她的学生表演的节目就是:请爱护人类的美景。内容就是不乱写乱画。我相信,张老师的学生及学生的孩子不会随便留下“到此一游”。张老师的学生庆幸自己有一位不但教他们知识,还教他们做人的好老师。 几十年过去了,“到此一游”的行为今天仍在发生。孩子的乱写乱画、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乱踩草坪等不文明行为,多出于无知、盲目地模仿他人。我们的教育应该跟上,从娃娃时抓起,编写生动的寓教于乐的节目去教育、启迪、规范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等问题出现了,去一味地指责当事人和他的父母。这样能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和谐、更文明。(张弛默梦) 学者观点 养成好习惯,做给孩子看 一个南京中学生在埃及几千年文物上面刻字的新闻,成为大家最近热议的话题。旅行中的种种陋俗,喜欢刻字的陋习,随着逐渐富裕的国人不断走出国门,几乎已经走向全世界各大景点了。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不文明行为发生在了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上? 随意在景点刻字、留名的不文明行为,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心血来潮,但绝不是突发奇想。不是看过其他成年人做过,就可能是自己曾经做过,并得到过家长的支持或者默许。所以,在一个个文物、景点上面留下点什么,自然就成为孩子心中的愿望,只要稍有机会就自然而然写上了。 在这些不文明行为中,孩子固然是做错了,但是成人却难辞其咎。所谓的熊孩子,大都是大人教出来的。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好是坏,其实一般也是家庭教育是好是坏的反映,更是大人言传身教的结果。当然,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直接,在这一点上,正所谓“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不少家长跟我交流的时候总会提到,自己一直对孩子都是正面教育,让他不要乱扔垃圾,不破坏公物,不要撒谎,不要拖拉等等,但是为何最后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时候还会背道而驰?这是大多数家长都很困惑的。 究其根源,大部分情况都是大人说一套做一套种下的恶果。当我们把对孩子的教育仅仅停留在嘴上、停留在说教上,却不注重以身作则,甚至成为坏习惯的榜样。孩子是最善于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孩子的行为习惯不仅仅是通过说教就能养好的,而更多是通过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而形成的。 试想一下,那些经常乱扔垃圾的家长,怎么可能培养出爱干净、讲卫生的孩子?那些喜欢随意插队的家长,怎么可能培养出守规则、讲秩序的孩子?那些满口污言秽语的家长,怎么可能培养出有礼貌、讲文明的孩子? 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追根溯源,大都可以在成年人特别是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当我们在批评某个孩子的陋习时,应该反思,成年人的不良习惯给孩子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更应该思考,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远离这些陋习,成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曾有一段时间,我妻子特别喜欢iPad中的一款游戏,下班回家经常玩这个游戏。当她玩的时候,刚开始,女儿就会凑过去看妈妈打游戏。到后来,她也看会了,就要求玩。我们没有太在意,就同意她玩这个游戏,只是每次不能超过半个小时。最初,女儿基本上都能遵守不超过半小时的约定,到时间主动会退出游戏。可是几天后,她就迷上了这款游戏,有些欲罢不能的感觉。于是,她就开始不守约定了。当我要求她到时间就退出时,孩子跟我说:“妈妈每次都可以玩很久,为什么我就不能啊?” 我终于知道症结所在了。后来我就跟妻子商量,每天不要打太长时间的游戏,并把女儿的话转告她。妻子也意识到自己那段时间有些痴迷这款游戏,同意我的要求。接下来几天,妻子都注意控制自己的游戏时间,也告诉孩子不能超过妈妈玩的时间。没想到,女儿很快就又能遵守当初的约定了,每次仍然不超过半小时。 可见,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养成好习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给孩子看。当孩子们的眼里看到的都是文明礼貌的行为和遵守规则秩序的社会,他们的心里必然也会种下同样的种子。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同样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必然会有孩子东施效颦的那一天。(付小平,教育学者、亲子教育专家、复旦大学博士,著有《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教师指导 家长要关注 孩子的榜样学习期 孩子对社会的三个认知阶段中,第一个阶段就是父母榜样期,他们窄小的世界里,可以学习的对象非常少,天天接触的家人就成了他们识别行为目的、认知社会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当孩子的行为产生问题时,多半是由于早期的榜样学习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示范造成的。也正是这个时期,家长反而不太注意孩子的感知内容、行为培养,直到发现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才警觉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出现之后,对于父母有知识、有文化,平素较为重视教育的家庭,还会产生疑问,这孩子不应该这样啊!直接造成问题的原因,基本围绕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榜样偏移 在孩子0至3岁期间,家长认为他们还什么都不知道,把孩子交给隔辈老人、保姆带。却不知,这些人能够影响孩子的感知,进而影响孩子的认知,最终形成固定的行为习惯。 曾有一对夫妻,孩子一岁多刚会说几个短句。一天他们带孩子玩时发现,孩子生气时,或当他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总说脏话。警觉起来的母亲后来注意到,孩子是受到脾气暴躁的婆婆影响。因为婆婆着急时就说脏话,孩子感知到奶奶生气时以此来做反应,也就依样学样地说起来。惊觉榜样作用如此巨大的父母,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一岁多的孩子已经形成了对于解决问题方式的认知,并从第一接触人处学到了行为方法。 2.环境影响 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教育也是符合社会共识的,但环境的影响却时常被忽略。一些父母朋友来访,家庭聚会时,成人话题频出,行为标准低下。他们完全忘记了孩子在身边,纵酒纵乐之后,行为榜样作用就成了反向教育工具。 今年24岁的小文,成了父亲的心病。她行为不端,经常惹祸,完全就是一个问题女孩。心理咨询之后发现,孩子所有这些行为都有幼儿时期父母的影响。首先,小文五岁之前,父亲对于母亲的外遇行为采用咒骂、殴打等方式发泄,直到孩子五岁他们离婚,家中每天骂声打声不绝。之后父亲情绪压抑,时常和朋友在家狂饮,酒后说话无德,还时常和提意见的老人、邻居动手打架。虽然父亲清醒时教育小文做人的道理都是对的,行为上也非常注意,但自身的行为榜样展示,却时常出现错误。小文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形成了暴力解决问题的认知和由此导致的行为标准下降。 3.认知校正 当孩子长到可以接触社会时,他们见到的同伴、成人行为有对的、有错的。这时候父母要承担的责任就更多,更重要。孩子见到的事,对的如何告诉他们要学习;错的如何告诉他们要戒除。但很多父母很少注意到。
Tags:怎样,孩子,摆脱,到此一游,陋习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