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8点,上海交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走进闵行校区东中院4—303教室。同学们热烈鼓掌,欢迎校长为他们上新生研讨课。张杰告诉新同学:学习任何一门科学,只有热爱它,才能真正地学好它。 作为大学老师,不仅仅要传递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传递对真理和科学的激情与信念。一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某门课程,又迫切地想了解该领域的前沿知识,极需要“大师”人物当向导,以对这门课产生恒久的热情和兴趣。因此,张杰提出大力加强本科教学的举措,院士、教授齐齐踏上本科生的讲台,让新同学从一接触课程,就“爱”上这门课。 好老师会传递“热爱”与“激情” 张杰为新生上课的题目是《物理学:传统与文化》,与传统课程不同,他没有从物理学的定义等基本内容讲起,而是给同学们讲了两个让他感触很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热爱”。 2007年,张杰和物理系毕业生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毕业去向。让张杰感到非常震撼甚至有些沮丧的是,选择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比例并不高。 “学物理的学生为什么毕业后不愿意做物理? ”张杰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张杰从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授课老师有一个特点——他们无不把对专业、对学科的热爱传递给学生。 第二个故事关于“激情”。 77、78级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总结他们成功的原因时,张杰提到“那个时候,他们连像样的课本、讲义都没有,资源非常匮乏,条件并没有现在好,老师们把对科学、对知识的激情和追求传递给了学生”。张杰强调,“正是这种对真理执着的追求和追逐梦想的激情,成就了他们的未来。 ” 解密科学研究的“三境界” 从三大行星定律到牛顿三大定律,从牛顿力学到量子力学……张杰从引领人类发展进步的著名物理定律入手,带同学们走进一幅幅物理学神秘而美好的画卷中,让同学们明白物理学是朝着人类认识的极限而发展。 张杰为同学们讲述爱因斯坦的故事,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相对论是如何产生的。他从哲学上关于人类认识的无限性谈开来,讲述了关于夸克的实验,告诉同学们:实验虽然失败了,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哲学取得了飞跃。 张杰认为,有很多人学习科学,是把科学当作一块“敲门砖”。这是第一种境界,也是最低的一种境界。同样,还有很多人把科学当作谋生的职业或工作,科学成了他们的“衣食饭钵”,这是第二种境界。他最希望同学们做到的是“第三种境界”,那就是把学习科学当作终身热爱的事业和信念。张杰说:“古今中外,凡是在科学领域有巨大成就的人,无不把科学当成一生的事业和追求。 ” “同学们要建立学习科学的自豪感,抱着对人类未来的最大责任感和最强信心,才去学科学,”张杰勉励新同学,无论是学习物理,还是其他科学知识,这“三境界”是相通的。只有把科学当成自己毕生的追求和信仰,才能勇攀科学高峰,取得人生和事业的突破和成就。 新生一接触课程就燃起兴趣 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自2006-2007学年开始,上海交大为一年级本科学生每学期都开设了研讨性质的课程,称之为新生研讨课。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则在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上海交大,已经有一大批‘大师级’人物开始给新生上导论课,”张杰表示,“对同学们而言,我首先是一位老师,然后才是校长。新生研讨课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我愿意在课堂上,把我对物理的思考与新同学分享,愿意做他们进入科学殿堂的‘向导’,让他们真正地享受知识,热爱科学,追求真理。 ” 据悉,新生研讨课就是特为新生开设的一些对教学场景进行特别设计,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强调师生互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型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成大学一年级这一关键时期的转折,并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其授课教师,都是教授,皆为博学鸿儒;有学术名宿,亦有科研新锐;有长江学者,亦有“杰出青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这些课程授课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少了单纯的灌输和记忆,多了自主的学习与探讨,在老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小班学习。其授课内容,全凭教师的治学心得与兴趣,都是教师的“拿手好戏”。 在上海交大,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了58门新生研讨课,可容数千人选课。所有新生研讨课程,面向一年级学生,没有院系、专业之限制,亦几乎无任何先决条件和具备某些专业知识之要求,只要有兴趣和爱好即可通过网络选课。它应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不同,强调学习过程的研讨性,注重资料的收集和阅读、讨论、交流、合作、写作和批判性的思考。在考核方式上,突破书面考试的局限,不是“一考定成绩”。学生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学分,其学分可归入通识核心课程或个性化课程模块。 “越来越多的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将陆续走上本科生的讲台,带领学生走进神圣的科学殿堂。 ”张杰充满信心地说。 Tags:大师级,向导,新生,爱上,这门课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