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素质探讨

日期:2012-4-26 21:27 阅读:
    早在1000多年前,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对教师职业作了如下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笔者以为,这更多地是针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语文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那么,在新课标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一、深厚扎实的文学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简言之,就是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师生双边有效的教学活动,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促使学生掌握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字规律,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性地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推动祖国汉语言文字与时俱进,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有广阔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才有驾驭大语文的能力。扎根深厚的文学底蕴,不仅是对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而且对中国古典文学都要有自己深刻独到的理解和识见。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浩如烟海,卷帙浩繁,语文教师要饱览古今中外的文化典籍,有对古今文学典籍深刻的洞悉理解与开掘能力,去粗取细,去伪存真,剔其糟粕,取其精华,与时俱进,挖掘其适应现代社会的积极因素,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服务。组织文学社团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通过兴趣小组、征文比赛、报刊编辑、讲演、演剧等形式,不拘一格,师生教学相长,同学相长,相互切磋,推动学生文学素养与写作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大飞跃。使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同时,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教练员,还要善于做运动员,能够创作、发表一些各种体裁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既锻炼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和才华横溢的教师形象。潇洒的气质需要渊博深厚的知识积淀来支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行云流水一样柔美的文笔、高雅如兰的谈吐气质,以及俊秀灵逸的书法,一定能打动学生,可以让学生在“向我看,跟我学”中影响、感染他们对文学、对祖国优美文化遗产的挚爱,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进而,教师有了大量深刻的写作实践和体会,才能理解学生写作的甘苦,有的放矢地指导孩子们的写作实践,写出有真情实感、文采飞扬的美文佳作来。

    宋代大文豪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语文教师需要“走万里路,读万卷书”,锲而不舍,日积月累,用心感受,与古今文人学士做心灵之对话、交流,顿悟文学的精妙,人生的真谛,领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崇高境界,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领航员,用丰富的学养、高雅的气质和卓越的才情征服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带领学生在文学的汪洋大海中自由遨游,珠海拾贝,感悟文学殿堂那五光十色的神奇,进而创造性地运用祖国优秀的文化瑰宝,编织自己灿烂辉煌的人生篇章。

  崇高丰富的人文内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崇高丰富的人文理想和人文关怀精神,关心大自然的云卷云舒,关注世界风云的激荡变幻,体察时事的阴晴晦明,关怀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做到心与人民相通,情与弱者相连,尊重理解生命。能与美好善良为伴,同正义、人道共舞,把追求真、善、美做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不屑虚伪,与假、恶、丑做永不妥协的斗争。做学

生的知心朋友,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善解学生心理,疏导困惑,呵护健康,引领成长。

    三、健康旷达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尚在规范之中,社会转型期间,教师普遍面临着众多的社会诱惑和沉重的生存、竞争压力。因此,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自我排解、自我升华的能力。不但能够抵御社会五光十色的种种诱惑,还要能够调整、平衡好自己失衡的心态,及时化解人生旅程中在所难免的种种不快,心静自然凉,防止情绪“中暑”。要能够笑对人生,宠辱不惊,傲看世间人情冷暖,笑望庭前花开花落,并以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昂扬斗志言传身教影响、感染学生,积极与学生沟通思想,及时帮助他们释解青春的烦恼和困惑。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开发非智力因素,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各种交际活动,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努力学习,掌握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长大报效社会,报效祖国。

    这样,语文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出色完成社会赋予语文教师的崇高角色使命。

   四、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

   语文教材本身就有丰富多彩、生动可感的趣味性,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熟练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和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教之以文,导之以趣。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大花园,如蜜蜂采蜜,物我两忘,在生动活泼、健康有趣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语文知识,从而提高熟练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锤炼、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勇于创新的科研能力

   “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新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钻研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具有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学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推陈出新,创造新经验,开拓新领域,敢于创新,能够创新,大胆实践,闯出新路。培养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在大语文学习的轻松氛围与背景下愉快求知,快速成材、走向成功。

    六、纯洁高尚的道德修养

    语文教材对学生具有思想教育功能,它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理想、道德纪律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种种任务。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德为才之帅,才以德为本”。语文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科学、正确的人生观的学习和锤炼,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够吃苦耐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将门出虎子,强将手下无弱兵,教师如果做到了德才兼备,定能用崇高的道德风范、良好的道德形象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和教育一代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现代社会所期望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总之,新大纲、新教材、新课标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驰骋天地,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辛勤育出更多芬芳的桃李,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期望与重托。

Tags:新课程,课程,标准,语文教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