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乱象丛生 谨防家庭教育图书“误人家长”

日期:2011-11-30 09:09 阅读:

        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他挥舞着鸡毛掸子和藤条,硬是将3个孩子“打”进北大。“每天一顿把孩子骂进北大”,他的这些“狼式教育”口号最近在网上广为流传。

  走了“虎妈”,又来了“狼爸”,每一次热闹的亮相背后,你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带着一本书。以至于有人质疑,“狼爸”频频亮相于媒体,到底是“卖书”,还是“卖教育”。

  2011年年尾将至,回顾这一年的家庭教育图书市场,不得不让人感叹:家庭教育图书“虚火”很旺,乱象丛生。

  观察:乱象丛生的家教图书市场

  要是上专门的购书网站,或者是在书店,家庭教育图书总出现在很显眼的地方,这些书将“清华”“北大”“哈佛”等字眼印刷得特别醒目,仿佛“藐视”着一个个还在为教育孩子而苦恼的家长们。如果我们来梳理一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书名跟风“搭便车”

  毫无疑问,“狼爸”的出名搭了“虎妈”的“便车”,而在家庭教育图书的命名上,这类现象极为普遍。比如,前几年,蔡笑晚的一本育儿书籍《我的事业是父亲》被热捧,甚至被很多母亲买下来作为送给丈夫的礼物,在“父亲教育缺失”的当下,这本书的畅销自有其道理。但是,不多久,《我的事业是母亲》便粉墨登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久居图书榜前列的家教图书,但你马上会发现,随后便出现了《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封面花哨“夺眼球”

  不少家长表示,现在的家教图书的封面极尽其溢美之词,有时候起到“烟雾弹”的作用,混淆家长的视听。很多家教类书籍会有各类明星、专家、主持人的力推评价,或印上“成功的孩子”、“不一样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最棒的孩子”……有些家教书甚至将重印的次数和总发行数放大印在封面上。“其实这些数字对家长来说没有任何指导意义,我们希望从封面上读到这本书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摘要,而非这本书的火爆程度。”一名家长说道。

  图书创作“低门槛”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不仅从教多年,熟悉学校教育,是一名教育专家,而且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

  “如今,出版家教图书的‘门槛’似乎非常低。”当问及对当前家教图书市场的感受时,尹建莉这样回答。在尹建莉看来,写家教类图书的作者是需要懂教育的,然而,实际上很多作者并未达到这样的高度。

  因为每个人都是家长,家家都有一本“育儿经”,于是乎,一旦你的孩子上了清华、北大,你似乎就有了家庭教育的“发言权”,然后以权威自居,这类家长不在少数。

  但是翻开这些图书,你便会发现,无外乎是对自己的孩子成长的个案解剖,颇为雷同的育儿技巧很多,但这些技巧真的能照搬到读者的身上吗?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危言耸听“欠科学”

  仔细罗列家教类图书的书名,你会觉得很有趣,就比如“决定”系列的图书,主要有:《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母亲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细节培养决定孩子一生》《初中三年决定孩子的未来》《7-8年级,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妈妈的作用无人可替代: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作为家长,假如这堆书一下子摊在你的面前,你会选择哪一本?看起来,似乎任何一方面都至关重要,非常迫切。但仔细想想,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太多复杂的因素,过于强调或夸大某一方面,难道不会有失偏颇?

  宣扬“家长成功学”

  如果你在网上输入“北大+状元”或者“清华+状元”,就能搜出一大堆状元的“成长经”来,《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培养女儿上北大》《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状元制造法则》《一位父亲的35个教子故事:一路保送到北大》等等,毫无疑问,北大清华成了书名的关键词,也成为了图书营销的亮点。

Tags:乱象,丛生,谨防,家庭教育,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