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一直是中国家长的“心病”。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是当前许多父母面临的难题。而在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咨询师李国玲看来,在了解孩子性格特点的情况下,父母使用有尺度的、而非建立在自己情绪上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1、不要让教育成为“情绪发泄” 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时,并不是出于理性思考。在打骂孩子时,只是将“打”做为一种情绪的发泄,而并未认真考虑过自己想达到怎么的教育效果。家长打完了,心里舒坦了,但是对孩子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 家长想严格教育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定要防止教育成为自己发泄情绪的方法。 2、用“假设性问题”代替“命令式要求” 家长应该尽量少用“要求”,这样的表达很容易让孩子心里觉得父母在“怀疑他”、“不信任他”,也很容易伤害孩子。其实,父母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多提一些“假设性问题”,如,“假如这样子,该怎么办呢”,让孩子自己思考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达到目的家长想要的目的。 3、和孩子协商,约定“规则” 在教育上,不建议家长使用“打”的方式。家长们可以通过跟孩子充分的沟通,跟孩子达成一个共同的规则。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家规”。在这个跟孩子共同建立的规矩下,如果孩子做错了,父母也可以严格地提出批评。 Tags:慎防,教育,成为,情绪发泄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