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高三英语复习中的失误和思考

日期:2011-11-22 09:10 阅读:

     一、缺少对考纲的研究和高考发展趋势认识


    我们教师很少研究大纲、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的关系,更不用说给学生进行高考大纲的分析性说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教学大纲的作用是什么?在备考中如何运用这些文件的精神指导学生?近几年英语高考命题趋势如何?我们的教学和复习又该作怎样的调整?


    我们好多教师没有深层次地考虑高考命题趋势,在高三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观点,更新我们的高三复习思路,依然沿习旧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既然近年来英语高考越来越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使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考查,我们的教学就要扭转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我们要由传统的传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由传统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和简单模仿教材内容逐渐过渡到“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学习语法的目的在于应用,要将语法现象置于原汁原味的语言情景中。所以阅读理解是高三教学重中之重,要以语篇阅读带动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就是要结合特定的具体环境,引导学生去创造性地灵活而又正确地使用英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要尽可能地利用已经学会的单词和句子学习英语文化,而不要将单词、句子、语法等手段、工具性的东西误解为目的本身,英语教学真正的目的是那些隐匿在单词、句子和语法后面的英语文化。

     二、教材复习过慢,语言点讲解过细


    高考是水平考试(proficiency test)与使用什么教材无关,教材是主题序列,高考是技能中心。复习应当以考试的技能与知识为纲,教材只是提供技能与知识的辅助材料,不应以教材的顺序与结构复习得过慢,语言点讲得过细。(例如,反意疑问句,V-ing的动名词还是现在分词,限定性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词义的辨析没有依据的分析,过分细碎繁琐)


    能力的提高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没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就转化不成一定质的能力。高三教学中我们同学应该复习教材,巩固所学知识,熟练技能。但不能照搬教材,花大量时间去详细讲解语言点并要求学生机械地记诵。要不拘于教材,超脱教材,灵活应变新的语境条件,尤其要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跨文化意识。这一点已经被列入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目的。将英语教学从注意语言知识教学模式转化为跨文化教学。近年来英语高考试题中已把一些西方文化知识作为默认的常识,考生不了解便会失分。如果我们教师终日局限于在教材复习上做文章,考生必将思路狭窄,知识面不宽,语言功底不扎实。英语高考的变化对能力的要求召唤着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畅游。仅仅捧着教材很难达到高考所需要的能力要求。

 三、题量过大, 难度过高


    题海茫茫,要严格控制。做题的量与考试成绩并非存在正比例关系。没有选择地做题或者练习题本身水平不高,都会导致复习中的巨大浪费。难度过高主要是在阅读文章,语法与词汇方面。其实高考的阅读文章,语法与词汇难度并不大。真正难做的题,在复习阶段也很难解决,而且本身分值不高,是在为少数尖子学生绵上添花。练习的题目应该少而精(十套左右精选的模拟题,精心训练,效果很好)要面向大多数学生,经过精心设计或严格筛选,自成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能集中体现某些语言基础知识现实语境。②有益于提高语言技能实际运用能力题。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以及创新等综合能力题。④能体现近几年英语高考试题设计意图,风格题。⑤有一定梯度但要以中档题为主,内容更贴近现代生活,语言更符合语言国家的文化习惯。


    四、讲风太盛,“教”多“学”少


    以往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在陈述性知识即基础知识上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量的时间用在语法与语言点中,对技能的复习与训练时间不够,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我们们常对学生说“ 我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会?”这只能说明语言知识结构与系统靠教师“讲”是教不会的,它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体验和领悟。我们不要认为是我们教会了学生的外语。特别好的学生,并不是我们教出来的。


    高三英语复习内容多时间紧, 我们不能花大量时间做无效功。在复习教学上应该以题目引出概念,也就是“先练后思”的原则。教学思路应由过去的“讲解?训练?记忆”转变为“训练?讲解?归纳”。教师的正面传授知识要变为拔乱反正,即帮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寻求正确答案。以练入手,发现问题,及时应付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的变化,切中要害。学生“先练”中的问题就是教师“后讲”中的重点。这种英语复习教学的特点是从结果入手,寻找过程,反问一个“为什么”。以前的教学是把学生从未知领域引导到已知领域,高三复习教学要解决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我们不能就题论题,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应该以练习入手抓语言知识的应用,从结果入手找原因,一正一反,不断强化训练,语言运用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五、只管教,不管学, 缺乏对学情的了解和研究


    在长期的高三复习中, 缺乏对学生的学的研究与了解。我们只注重教师的教学计划和任务完成与否, 而学生这节课学得如何?我们一不关心,二不知情,。


    要教学生,教师必须对所教的每个学生学的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学记》中说“学者有回失,教者必知之”,意思是学生的学习缺点,教师必须了解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又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意思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到了高三我们的学生是什么状态?高考中最容易丢分的题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呢?只有认真分析之后,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如同医生先要诊断病情,才可能对症下药。学生是备考的主体。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努力做,再好的教案也没有用处。例如:有一位同学,看他学习很用功,但外语成绩总是上不来,到了高三他几乎滑到了要放弃这门学科的边缘。教师看到这种情况,对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发现他外语学不好的原因有三个:⑴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⑵教师的教法不适应他,他上课的时间,几乎毫无收获。⑶过高的教学要求与他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差距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学生不能按照我们所教的方式学的话,就让我以他们学习的方式来教。”教师课堂上降底了对他的要求,作业和考试也分别要求,并对他学习上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于是他的学习信心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冲上去了。我们在教学中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学生的多样性,基础的不平衡性,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尊重这些多元智能。我们不能一刀切,都以120-130分要求每个人。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在不同程度上各有所得。


    我们应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学好的。每个学生都有优势,这种对学生的高期望值也带来教师对自己的高期望值。要对学生多一点信任,尤其是差生和那些对自己都怀疑和不肯定的学生。要知晓,你所教班级平均成绩的提高不是取决与少数尖子生,而取决与这批中差生。


    多维地看待每一个个体,针对学生独特的智力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我们要深知教学好坏的关键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需要”和“差异”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这需要教师不仅考虑“我应该讲什么”,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们产生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备考的最后阶段要更多的融入感情教学。备考的最后阶段,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进行“再度开发”。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只占了20%,而情商却占了80%。凭我的多年教学经历,我深深感到:高考复习最后阶段,如果你和学生已融入一体,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学生高考成绩一定辉煌。
 

Tags:高三,英语,复习,中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