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惊闻本城区某校初二女生因上课看小说被班主任发现,被严厉斥责和批评。女生从四楼纵身跳下身亡,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全市震惊。扼惋叹惜之余感慨颇多。学生心理素质如此之差。班主任教育不得法也是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班主任工作是复杂的教育人的工作,必须要人性化并有高超的帮教技巧,才能在班级管理中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人们常说,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能胜任班主任工作的人,他能当好一位校长;能胜任校长工作的人,但不一定能当好一个班主任,这个观点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班主任工作是相当有难度的。怎样抓好班务工作,当好一个班主任呢? 刘轶,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性格较偏执的一个代表。他成绩优秀,思维敏捷,但他个人习惯不太好,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别人很难说服他。他有什么不当之处,或做错了事,你只可以和他摆事实,讲道理,一定要让他心服口服,否则,就没有效果。他曾经这样跟我说过“在家里,我最讨厌我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是父母,好像什么都对,自以为是。有时候我真不想回家,一句话也不想和他们说。”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渴望平等、多么渴望被人理解。由此,我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师生是教育中的一对有机统一体,师生既是一对矛盾,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但又必须要和谐发展。因此,要与学生成为朋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十分困难。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班主任与学生不能成为朋友,一味地把自己当作教师、长辈,或是以“天、地、君、亲、师”的姿态出现,师生之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那么所谓与学生的沟通、理解,就成了套话、空话。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里,几乎所有的教师,也包括我在内,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甚至达到这种程度: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学生如有疑意,就视之为对教师的不恭不敬或扰乱正常教育秩序。轻则教育、批评、写检讨;重则请家长。弄得学生处处对教师小心翼翼、戒备重重。如此这样哪来的沟通、理解、平等?又怎么能去沟通、理解、平等呢?难怪在班级管理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班主任在时,纪律一片大好;班主任转身刚离去,班上又一团糟。这样能搞好班级管理吗?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今天,各种纪律、制度规范化、法制法。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虽是受教育者,可他们呼唤地位平等,特别是心理上的平等。渴望被理解、被别人尊重。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放下架子、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做朋友。在学习中做学生的良师,在生活中做学生的益友。 彼此信任、彼此理解、彼此沟通、彼此充满真诚,何愁班级工作搞不好呢? 有古语道:“已所不欲,毋施于人。”又有常言道“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实质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当好学生的表率,做好学生的楷模。因为楷模效应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内动力,它能推动班集体良性发展。 记得在一次班会课上,学校举办纪念“12·9”运动的书画比赛。73人的一个大班,结果才2人报名参加。这不是他们不愿去,是因为他们平常练得少,缺乏这方面的才能。于是我给他们讲,除了搞好学习之外,要提高其他方面能力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少玩一点,多学一点,比如学习唱歌、打蓝球、练书法。于是我用粉笔在黑板上以行草形式书写了一首唐诗。全班学生看了之后惊叹连连。下课后就围着我,求我教他们书法。后来发现课间或闲暇之时,很多学生都买来字帖,练书法。这给我感受很深,这不就是教师的榜样性作用吗?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在为人处事、一言一行之中,要做好学生的示范、当好学生的楷模。 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要求学生守时、守纪,自己一定严守学校劳动纪律,比如早晚自习辅导,上课以及其他的一些活动,我总是按时到岗到位。要求学生勤奋学习,那么,我无论在班级管理还是在教学工作中都得全力以赴,努力工作,爱岗敬业。让学生感受到“干一行,爱一行”;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而我随时都在提醒自己,我是教师,要做好表率。比如教育学生吸烟有害健康,我不吸烟;比如教育学生在校园内,教室里不要乱丢乱扔纸屑果皮,我自己决不乱丢;比如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保护清洁卫生,我以身作则,带头把教室里的垃圾捡到纸蒌里,和学生一起做清洁、擦门窗。从这些小事,常规事入手,身体力行。在文娱、体育、书画等各种课外活动中,加入到学生群中,与他们游戏、欢乐,和他们学习。既交流感情,增强了理解,增进了友谊,又融恰了师生之间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了教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身教胜于言传”就是这个意思。一个班主任把握了教育学生的分寸,掌握了巧妙的教育管理方法,又与学生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在学生那种向师性的作用下,带出来的学生一定会跟班主任一样勤奋努力、爱岗敬业、严谨治学身心健康。愿我们班级教育中不再听到有类似学生跳楼悲剧事件的发生。 Tags:突发事件,班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