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及实施,作为国家、地方、校本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作边远地区的农村中学,由于地方资源丰富,开发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地方资源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发挥想像和创造性的空间。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中,我们本着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综合实践为出发点,以人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形成学校特色,发挥教师特长,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之路,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我校地处边远山区,有革命历史遗址、自然风景、历史人物、风俗习惯、地方特色等,至课改以来,我校一直在探索和开发适合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一、通综合实践活动,转化为校本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要求学校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注意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的各种资源,组织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我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来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通过《山里山外小村人》,动员学生采访、了解小村的名人,收集他们的典型事例或照片,形成《名人篇》。 2、通过《走进小村-----茶乡、药库、竹林、漆海》,走访乡村领导,实地参观、考查、实践等,形成《特色经济篇》。 3、通过《走进红色土地---小村》、《小村民间文学》形成《革命故事篇》和《风土人情篇》。 4、以《生态家园,文明新村》构建小村的环保意识和理念,形成《旅游篇》。 二、把校内资源提升为校本课程。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各种专用室、电教设备、体育场所、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教师等都属于校内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对开发校本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具有经常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尤其是教师资源,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根本。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潜能,利用教师的经验、特长、兴趣、爱好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途径。 1、网络信息化资源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更方便、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资源,是其他教育资源无法替代的。 2、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等,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基础素材。 3、作为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不仅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开发,积累和利用,是教育资源重要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校本课程建设资源的范围,利用和开发的程序及发挥水平。因此,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校本建设中的教师这一重要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教育资源的优化发展。 三、实行横纵结合,拓展校本课程。建立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合力。为加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着力于整体规划学校教育,把纵向初中、小学系统与横向的学校、家庭、社区系统整体考虑,合理配置,努力优化学校、社区育人资源。努力实践,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社区教育基地活动为补充的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了教育合力。学校定期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到校讲课。 四、以活动为载体,构建校本课程。通过读书活动、捐赠活动、文娱演出及庆祝等活动,用课程开发的程序及理念去审视这些活动课,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筛选,进行重新开发与规范,把活动课转化为校本课程。 五、通过教学,丰富校本课程。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方式和途径,课堂教学艺术及设计,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等都有利于课程的实施。 六、资料整理形成校本课程。我校通过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通过网络等手段,编辑成书,形成我校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清清蓝河》。 七、课程的利用。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对于教师的成长也带来机遇: 1、对教师课程意识的提高。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转变了以往单一教教材的观点,认识到教师也可以有权力编写课程,也可以成为研究者。 2、校本培训的增强。以往的校本培训大家都认为是走过场,没有多大实效,但现在教师都主动参与校本培训,自主培训,提高自己各种能力,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在参加校本课程研究中的都硕果累累,在一些大型的网站、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文章;教师的电脑水平也大幅度提高,部分教师能用flash制作课件、mtv等。 3、团结协作更加紧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大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使大家意识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研究,离不开集体的力量,需要他人的出谋划策。新课程改革方案把课程的创新权和开放权还给了老师,使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课程的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生存”的过程。强化团队合作,使不同个体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方面在探讨、冲撞、分享等实践行动中得到提升、创新。我们试图建立一个“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成为行为互补的实践共同体”,使学校逐步达到高效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4、加强了创新意识及能力。校本课程重在一个以“校”为“本”,这对于农村教师来说,这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在课程改革纲要下,就需要大胆创新、突破,才能打造属于自己本校的课程。 5、弥补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新的课堂教学需要结合国情、时政、学生生活、本地实际等,有了校本课程,教学在平常的教学中,能把它较好融入到国家课程教学中和对教学进行适时渗透,达到以发展学生为目的。 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于教师自己,要善于挖掘地方上的各资源作为素材,这样的校本课程才能达到以校为本的目的,同时,农村中学只要立足于本地实际,善于研究,敢于创新,才能形成适合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 Tags:发挥,地方,资源,打造,校本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