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案例 一、背景及说明 语文知识教学替代能力培养,一直为有识之士所诟病。现在我们的共识是知识学习不能取代能力习得,这本没有错,可实践中我们却又多少有些矫枉过正了--对知识教学的批判累及知识,以至于形成一种反感甚至排斥知识的倾向。我们的教学还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反智"倾向--一味地读,一味地"悟",好像一借助概念进行分析就意味着对学生主体性的剥夺。 诚如很多论者所指出的那样,对于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的问题的讨论,我们远还没有深入。任何能力的养成都是以相应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适宜的知识才能建构成一定的能力。就现状而言,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一套语文知识对我们所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没有帮助?科学不科学?若不行,那么,怎样的体系的知识才是我们教学所需要的?我们应当引进、建构哪些知识? 当前的语文教学的确充斥着大量的知识,可同样是事实的是,我们从小学教到高中的却依然是那么几个概念,因此,知识的泛滥实质上是知识的匮乏。这些础兰了的知识,多数属于语言学的范畴,而本应当与教学有更加密切关系的,诸如文学批评之类的学科却长期以来与语文教学处于隔膜状态,以至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找不到一块"基石"(概念),教学游离恍惚,学习难以深入。笔者以往在教《岳阳楼记》时都遇到过这样的困难,这一次决心到古代文论中汲取营养--引入"文气"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运用"美学"进行讲解 二、案例描述 具体内容略 三、收获与反思 1、讲"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不知有几回了,每次自己都感动不已,可学生往往不买账。这次主要从艺术形式的角度切入,课堂借助"敛气蓄势"理论运行,学生对这一经典作品的艺术成就及作者的思想境界有了深切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得益了传统文论知识("文气""概念"及"敛气蓄势""原理")的引人。不论是深入地理解作品,还是最后鉴赏能力的形成,读者都应拥有相关的知识储备。 2、语文教学鉴赏领域知识的贫乏与应有知识的长期缺席,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面临尴尬。一方面教师因此不能透彻地理解文本,备课缺少"理"数,而即使肚子里有"货",也无法借助当下的语文知识来承载;另一方面,学生因此学习没有支撑点,不能深入,学力难以发展,可一旦老师向他们提供新知识时,却由于知识的长期缺席而感到突兀和陌生,由于知识是系统性的,尽管老师尽力地深入浅出和简化(由于没有可供教学的知识序列,这种努力可能是不科学的),他们还是感到有点"费事"。语文教学热切呼唤教育界对现有的语文知识进行厘清、扬弃,并或引入或创建新的知识,建构新的语文知识体系、新课程、新理念,可新理念靠什么来张本、诠释,旧的知识能当此任吗?因此,此番工作是当务之急,不容回避的。 3、对知识的掌握,教师与学生要有所区别,在广度与深度上教师都要优于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以能运用为最高准则,除了那些基本的概念、原理之外,其他的只要有所了解就行。我们也不能以掌握概念为最后目的进行教学。高明的老师是嘴上不出现知识,可每一个环节涉及的都是"理路"。就此而言,本案例好些地方缺乏课堂教学智慧,课堂上确实有"过显"的地方。有些教师认为,这堂课什么术语都不出现可能较好。对此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有概念性质的知识,是不能取消的,因为它是认识的本身与再深入的基础。当然,对于本案例那些知识拥有概念的待遇,这确实需要商榷。 4、课堂教学应该大胆而适度地运用分析的手段。古代文论为分析提供了一条"出路"。古代的文学批评是"美学"的批评,是成熟个体借助经验、结合比喻等手法对文章进行理性而又不失情感、形象的阐释,这完全可以直接借鉴到语文教学中来。教师作为特殊的读者,用自己成熟的体验,通过形象的讲解,完全可以引领学生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5、古代文论的优缺点要一并正视。正是因为是"美学"的批评,古代文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严密与透彻,甚至,古代文论中的概念,如本案例引用的"文气",它们的意思也是"游移笼统"的(因此严格地说还称不上是概念),因此需要受众有较强的感受力与领悟力。本案例开始的时候部分同学觉得"文气"很玄乎,难以把握,除了鉴赏领域长期以来概念的缺席带来的负面影响外,主要原因就在这里。因此,我们若要到传统的文学批评中汲取一些知识,还应该做一些相应的转化工作。 Tags:岳阳楼记,教学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