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浅析高三历史的三轮复习

日期:2011-10-9 09:51 阅读:

浅析高三历史的三轮复习


  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所倡导的突显学生的理解、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以及高三教学阶段的特征和实践经验,高考复习以三轮复习的效果最佳,即第一轮专题复习,第二轮通史复习,第三轮热点和综合复习。总之,复习的本质在于提高。因此第一轮复习不能是简单的重复课本,第二轮复习也不能是第一轮复习的重复,第三轮复习更不能是第一轮或第二轮复习的重复,循序渐进、不断提升才是复习的根本目的。
   
第一轮主要是进行专题复习。文科综合考试十分强调知识的专题性,无论在客观题还是主观题中,涉及历史的试题基本上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所以专题复习尤其显得十分重要。它要求我们打破教科书原有构架,重建专题知识体系。具体表现为:超越教科书限制,打破模块界限,形成历史发展阶段的知识结构,并查漏补缺,多方位理解历史知识;开阔审视历史发展过程的视野,增强理解和研究历史的角度意识,多角度调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答题技巧,提高答题技能。比如,对古代史的专题构建上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大专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这样使知识的系统性更强,在大专题下设置小专题,以古代政治制度为例,下面可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小专题。同样,在专题复习过程中,也会通过练习和考试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检测复习的效果。通过专题复习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的整合,对基础知识的再巩固和再提高过程。

第二轮是进行通史复习。它是高考复习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因为一切的运用、能力都源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所以复习中要扎扎实实走,忌赶进度,忌煮夹生饭。在课堂教学中,首先简要讲述历朝历代的阶段特征和发展线索,然后采用问题教学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主要达到的目的是:掌握各朝代的主干内容、整理知识体系和层次脉络、概括重点知识的结构、总结主要知识的规律,以及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每节课后都要布置一定量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题量不要太多,关键要有代表性。每一单元结束后,都要利用一节课考试以检查复习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以尽快弥补。这样踏踏实实地进行第二轮单元复习后,基本上使同学们对书上的内容,从知识和能力上有了较好的掌握。两轮复习下来,学生对基础知识能纵横交错的系统的掌握,同时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为综合复习和决战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轮是热点和综合复习。历年历史高考命题都不回避现实热点和焦点,所以在复习中要结合热点和焦点构建主题,依据主题筛选历史知识,形成主题的知识结构。在2011年高考中有重庆上海试点房产税习近平指导全国党史工作上天入海和超级计算,“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从利比亚撤侨”等热点。通过对热点和焦点问题的复习及仿真模拟考试训练,使同学们能把掌握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基本的能力能不断地加强,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答题技能,力争最好成绩。
  高考复习中的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在复习广度、深度、角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同。就课堂复习的知识层面看,从第一轮复习到第三轮复习,课堂涉及的知识范围是逐渐扩大的,即综合性不断增强,如第一轮复习以课为单位,强调的是某一专题的阶段史实;第二轮复习以时段为单位,强调的是某一时段的多个专题的发展状况;第三轮复习以主题为单位,关注的是长时段、全方位的史实重组。同时,由于对史实的梳理和归纳标准不同,第一轮复习强调某一史实的发展轨迹,第二轮复习强调某一阶段社会的发展特征,第三轮复习则强调某一主题多方位、多层次、长时段的发展状况。所以,对某一具体史实的理解层次也不同,第一轮复习强调史实本身在本专题中的具体状况,如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表现等;第二轮复习强调某阶段多个史实间的联系,如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间的联系;第三轮复习则强调立体呈现某主题的发展过程,如中国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发展过程等。虽然三轮复习都涉及到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但理解层次和切入角度明显不同。
  可以说,第一轮复习到第三轮复习的过程,就是史料内容逐渐充实的过程,就是史料类型更加丰富的过程,就是判读史料的角度不断更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综上可见,第二轮复习是第一轮复习的飞跃,第三轮复习是第二轮复习的飞跃。就是在这种不断递进的三个轮次的复习中,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更全面、更扎实,学生更灵活地运用史实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新材料和新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高超,学生的答题技能更上一层次,最终学生的复习效益就更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也就更理想。
  

 

Tags:浅析,高三,历史,三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