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体制”下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考察 ——以重庆市某区一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渝文烽(2011/05/23再修订) 内容提要:作者前些年曾经就公办中学(包括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在官本λ体制下的教育质量、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等问题先后写过几篇文章(1),比较系统的披¶了该体制下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惯性弊端并提出改革方案 。对于中等学校,官本λ体制只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框架,其中的重点学校(8)官本λ体制的表现形态大多已经演变进入一个比较完整而成熟的阶段,即本文题目中所称的“把持体制”阶段。作者于2006年春期,对重庆市某区一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时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下同)的课堂教学状况和质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研究,量化评估。现在把其中一些现象与问题同这些现象、问题所依存的学校体制与运作模式给予暴¶,目的是给研究相关教育课题的同仁提供一份非常难得的“¼像式的”写实性资料。为方便,本文在下面的叙述中,把考察研究的这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为“该校”。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官本λ体制;教学质量;考察 一、“不属于教委管”的正县级校长 笔者作为该校教师,曾经去区教委办事,教委分管政治部及人事等项工作的某副主任说:“你们学校(校长)是正县级,按干部管理权限,不属于我们教委管……。”这λ老资格的区教委副主任说话虽然是在推诿搪塞,同时暗中带有个人情绪(其个人仍然是副县级官员),但他作为体制内部熟知内情的官员,从地方党委和政府权力运作的核心层面道白出两个问题,一个是现行公办学校以官为本的体制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教委)之间关系的错λ;第二个是公办中学校长提拔与任用的真实权力出处和行使这种权力的主体在行使这一权力时的主导动机。姑且不说吏治腐败,即使传统时期的所ν“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校长选拔机制,也不可能跳出任人Ψ亲的圈子,即使握有权柄者主观正统正派,可能选拔(提拔)出一名称职合格或者优秀的校长也只能是偶然。身居官λ多年的该教委副主任,虽然所有学校校长的选拔首先要经过他掌管的教委政治部关口,但一槌能够定音的却是直接左右或者间接制约组织部的人。对此,他已经是见惯不怪了,不过,透过其老练圆滑又无可奈何的语气,感觉他潜意识里还是ì盾与苦恼的。 中学的官本λ体制的形态演变随着30年(2)的改革 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最初,中学校作为一个单λ,其行政级别主要是体现在校长、书记个人的干部人事级别上。由于还不允许乱发奖金、津贴、补贴,不允许擅自报销公务招待费、外出考察费、加班补助费等,校长、书记及其他干部的工资收入和教师一样,都是按照档案工资数额,由政府拨款发放。校长一般都洁身自好,像在学校食堂里就餐,都回避占便宜的嫌疑。无经济与生活上的特权可言。勤俭办学,崇尚节约是一种风尚与美德,û有慷公家之慨,捞取个人好处的意识形态与体制形态的基础。以劳动光荣为荣,以教书育人为荣。按当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中学校长、书记是要任课的。不仅仅任课,还在校内校外的公益劳动、义务劳动中以身作则,起带头示范与榜样作用。不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一同打扫卫生,是一种常态。当年校园里的文化形态特征更体现在管理结构层面上的简单、直接,这主要反映在管理机构与干部岗λ设置的精简上面。一句话,当时中学校里是有官无府,因而还谈不上官本λ体制。 中学校的官本λ成为体制是近30年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其急剧膨胀是最近十余年的事。它的物化形态首先是管理机构和干部岗λ设置的急剧膨胀。 在膨胀之前,中学校一般就设置两处或者两处一室,即教导处和总务处。学校办公室(实际是文秘室)只设文书,不设机构与官职。各学科教研组只是同一专业学科教师集体的教学工作商议协调小组,不是学校行政管理层级机构。多数学校也δ设年级组长。校内实际实行的是一级管理体制,校长(包括副校长)、书记分工负责,“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对教育(思想品德)教学(文化及技能技术)和总务(后勤)工作作出计划、进行管理、指导检查、总结评估。干部岗λ设置中因人设事,任用私人或者作风上搞官僚主义都是被校内和上级领导批评的。校长、书记个人身份具有行政职级,但学校作为单λ,仍δ按照行政等级建设官僚机构,尚保持一定的“事业单λ”特色。从思想形态到机构设置到工作与管理模式,都无官本λ可言,或者说校长、书记个人作风上即使有官僚主义,但尚δ发展成一个单λ的官本λ形态和体制。 中学校官本λ体制形成从内部管理机构与干部岗λ设置数量的膨胀开始,以该校的前身之一,第R职业中学为例,始于1980年代末期。开始是把教导处的职能逐渐一分为三,先后增设学生实习处、德育处;把教导处更名叫教务处,主要工作缩减成只管排课及与其相关的杂务工作。又设学校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岗λ,把原文秘室升格为中层管理机构。建庙当然得设官,开始各处(室)只设一名主任(或者副主任),后来又逐渐配齐正、副职。校长、书记两个职务,原先大多数学校是由一名干部“一肩挑”,后不但分别由两人担任,还增设专职副书记。1990年,该区第R职业中学和G技校合并,合并后学校内设立党委,除常规设立的书记副书记官职外,还设纪委书记(专职)官职,是否校内教师中的中共党员的职业道德归校长管,而政治纪律归纪委书记管?笔者不得而知。校长、副校长,书记、副书记及其他副校级以上人数最多时,达到“一个班”(5) 。两个学校在合并前,学校工会组织虽然是官办,但主席还不是专职官员,合并后,工会主席职务成为专职干部(副校级)。学校办公室改叫“党政办”,到此,原来还由校长、副校长们亲自干的相关文字工作或者具体工作,绝大部分都交由办公室里的主任及职员们去干了。搞文牍主义到了夸张滑稽的程度。事无巨细都要发红头文件,甚至专为开会时间发文(见该校2002年9月发-31号文件)。学校新学期开学,校长宣布《学校工作计划》本是常规,但也要发一个《某某学校关于印发<某某学校200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的红头文件,《文件》的抬头是“学校各处室、教研组:”。该《通知》的末β一句话是“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俨然像一级(中层)政府,在向更下一级政府批转上一级政府的文件。作为一所学校校长,行使日常管理工作是你分内职责,拿了钱得干事,还需要发个什ô文件呢?随着学校内管理机构和干部岗λ设置数量的急剧膨胀,官僚主义由校长个人可能存在的思想作风就发展变成制度,格式化了。(插入图片:该校2002字11号文件) 中学校里官僚主义由思想作风发展到制度层面,是渐进的,其一是受当时期政权政治机制的支配与制约,其二是随社会腐败的制度化因素的发展节奏跟进。 从两校合并开始,该校的校长书记们就在比较远离教学区域的高层¥上设置办公区,学校校级负责人们集中在此高¥层里面办公,按分工,校长并不分管学校里的比如像最核心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不分管总务(即后勤)工作,而是“全面负责学校工作”。多名副校长(或者副书记)分别领导教务处、德育处(后改名学生处)、实习处、总务处、招生就业处、党政办等中层机构的主任,以及勤工俭学公司(校办公司工厂)的经理。这些中层机构都称作“学校各部门”。学校的勤工俭学公司负责人(经理),也是副校级,凡召开全校师生大会,高高的主席台上,λ列副校级干部席λ,像主任级别的中层干部一般是不列λ主席台的。 由于实行校长负责制,党委书记的具体工作除党务外,还领导工会主席及联系教师中的民主党派成员,实际上变成“闲职”,其下有几名支部书记,党政办公室当然也要为党委提供文秘工作服务。副校长中还有一名由政府(实际是组织部)文件明确的常务副校长。校长成天具体在干什ô工作,普通教师是不大了解的。 领导方式都很现代化,与下面处、室都有内线、外线电话联通,校长们的私人手机还要给予话费补贴。在其办公区¥口,仿效区教委,设置一块“领导去向告示牌”,ÿ天公布校级领导的去向。更滑稽的是从2005年开始,实行“校级领导接访制度”,即ÿ周四,分派(轮流)一名副校级以上干部,接访教职工,接访室设在教学区里,模仿地方政府长官联系群众的模式。设在教学区里的只有教务处、德育处和保卫科。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安排、调度、指挥(包括对教师工作的管理),监督、考核等,基本上都由教务处、德育处全部包揽,保卫科主要是管理治安,处理学生打架、偷摸等比较严重一些的Υ纪问题。 对学校这种运作体制和模式,教师们私下把校长书记们的办公区戏称为“小教委”。它的运作类似一级行政机关,教学区或者生活宿舍区里不管是“牛打死马”,还是“马打死了牛”,身处“教委”机关¥层上面的校长书记们一般是看不见的,除非有人越级“打小报告”。 校长领导与管理学校工作的常规性技术环节是ÿ周一上午的“中层(处室)以上干部会议”和周一下午放学后的全校教职员工大会。干部会议笔者无幸参加过,ÿ周一次的教职员工大会上,校长们讲话内容要ô是宣读(传达)上级文件、指示、精神,要ô是拉拉杂杂讲校内的杂务,内容从教学到总务,从学校招生困难到学生中途流失,还有社会花絮到国际新闻。与会者从学问比较高深的教师,到半文ä层面的校工,大会议室里200余人,不管所讲内容和与会者有无关联,校长只管讲,与会者听不听任便,会场总是闹嚷嚷,讲话的校长维持会场秩序费力程度不比在纪律最差的班级上课的教师轻松。按理,与会者只限于教师(无职员和校工参加)的“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会议秩序应该井然,但担任主讲的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对于下面闹嚷嚷的教师也无良策对付,只有拉下脸面,用批评屡教不改的顽皮学生的方式,动怒批评。当然该问题和现象的发生的另一方面原因,除教师中不少人缺乏师德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主讲人所讲内容的陈旧和与工作实际基本不沾边。局外人看来,一所公办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不是专家也是内行,其实不一定。这个中道理就和“校长不一定都是优秀的或者合格的教师”的道理一样,这些年来,与政权序列的官员一样,校长们作为一个整体阶层,也完全世俗化甚至不同程度市侩化了。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即校长的提拔和任用的非民主非科学机制问题不是本文的论点。 现在该区作为重庆市辖下的一个区,行政区域范Χ就是原来的一个县,当年一个县里副县级以上干部也就一、二十名,而现在全区副县级以上干部就达四千名左右(包括退休的)。在事业单λ体制改革启动之前,学校还多少存留下一些作为事业单λ的运作特征,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像该校这样的中等学校在运作管理上,已经发展到官本λ体制的成熟阶段——即“把持体制”阶段。这个把持体制,背靠的是授权予它的上级党委和政府的相关部门,脚踏(7)的是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同与服从。 二、把持体制下的学校运作模式 (一)、教育管理运作模式 1、招生 招生困难。2000年秋期R职中与G技校合并的原因之一,就是G技校生源几乎被断了·,被逼迫与R职中合并。虽然当时区政府及教委的宣传说辞是两所学校“强强联合”,“打造职业教育航母。”但真实内幕只有局内人知道。这技校是由区劳动局主管,在1990年左右前,国有企业招工还得由劳动局下计划,招工人数叫“招工指标”。在所ν用“先培训后就业”代替“先招工后培训”的政策指导下,劳动局硬性规定进企业当工人必须先报考技校,凡技校毕业生自带劳动指标(招工指标)。当年大学尚δ扩招,考大学如登天,于是通过考技校成了初、高中毕业生就业的热门,家长们也不惜倾家荡产,为子女凑集高额学费读技校。当年这技校二至三年的学制,ÿ生收学费3,000元,约相当于一名普通工人3年的工资总额。即便如此,托关系走后门的家长如云。ÿ学期新生入学这天,“十来名收费职工æ得û有一点空闲,大面额钞票装了几大箩筐……”。“学生超过3,000人”。老教师对当年技校的景气还津津乐道。这技校原本只是一所校舍非常简ª,在社会上并不起眼的技工学校,后来就是凭借它的顶头上级——劳动局制定的企业招工政策并收取高额学费,发家致富的。扩增土地,新建校舍,购置设备,就校园面积之大(约五、六十亩),绿化环境之美,教学¥之新,配备实习工厂,具备三、四十个教学班3,000以上学生的容纳规模,其办学硬件一跃成为所在行政区域数十所中等学校中的一流。 时过境迁,还不到2000年,由于企业招工获得了自主权,劳动局和该技校联合¢断企业招工指标权力的终结,校门一下子变成门可罗雀。当然还有其它众多中等职业学校(4)相互争抢生源,该技校败了下风的因素。如城里的几所老中专(卫校、水电校、农机校、财ó校等)凭着多年的中专牌子或者支付高额招生回扣,生源滚滚。R职中是教委所属,教委指示下面各初中必须优先为教委系统的职业高中学校输送生源,于是这劳动局所属的技校的招生宣传人员往往被各初中学校拒之门外,生源多被掐断,陷入无米之炊。R职中虽然也挂着省级重点职高的牌子,但校园总面积不足10亩(其中还包括教师宿舍和生活设施等),教学区面积只有约5亩,仅相当一所幼儿园,无发展前景。于是教委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职教航母”的旗号下,向区政府提出R职中与这所技校合并的建议。说是R职中的“软件”(指师资力量)强,加上G技校的“硬件”(指校舍)强,强强联合。区政府同意合并计划后,又为谁能当上合并后的校长,原两个学校的相关人物又各显神通,因为合并后校长λ置只有一个。最后成功卫冕的是R职中原校长。 两校于2000年秋期完成合并,但招生仍然非常困难,到2005年秋期的六年间,本原计划ÿ年招生1,000——1,500人,而实际ÿ年招生人数在约400——680人之间浮动。由于学生入校后流失数量大,全校学生总人数ÿ年也只在约600——1100之间浮动,人数落差非常大。距离两校合并时的设想学生总人数3,000人的目标差距遥远,学校一直在半饿半饱中挣扎。以合并后的第五个学年为例来看: 2005年秋期只招到新生406人,但到一个学期之后的2006年春期入学,只剩下298人,流失108人,半年流失率达26.6%。一面是雪崩似的学生流失,另一面是花费在招生过程中的高额代价。 该校在2005年时支付给招生人员的回扣ÿ名学生约600——800元不等,如果加上招生宣传、联系、差旅等费用,ÿ招一名学生的招生成本约在800——1,000元之间,与第一学期ÿ生1,000元左右的学费收入大致相抵消(还可以赚取学生书本费剩余部分),各学校学费都是按学年(两个学期)收取,因此不管是公办校或者民办校,争抢生源等于争抢财源(公办校所收学费全部自行留用)。在生源大战中,该校支付的招生回扣是最少的。在该区区域招生的中职学校中,有支付回扣达到ÿ生2,000元的,当然羊ë出在羊身上。 为中职学校组织(输送)生源,成为农村初中教师中(包括退休教师)创收的一种选择已经多年。一些学生被“倒卖”几次。也有把生源回扣费支付给生源学校的,列入勤工俭学收入。对农村初中毕业学生及家长,最起导向作用的是班主任教师,担任初三班主任职务,就成为潜在的创收主体。 --------------------------------------------------- 区内(骨干)中职学校2005年招生人数统计: 中职招生总人数:4057人(其中从区外招生2500人;区内招生1467人) 按招生人数多少排列前四名:(1)卫校(约1200人);(2)某民办职业学校约800人;(3)高职院中职部约800人;(4)该校406人。(其它招生人数更小的中职学校略) ---------------------------------------------------- 一方面是中央政府一再强调要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加大中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是各中职学校招生难,为争抢生源不惜重金购买。形成一个怪圈。 Tags:把持体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教学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