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千分考”结束后仅5分钟,个别网站就擅自发布、出售“千分考”试卷(或其部分),引起今年自主招生考坛的第一轮风波。对此,校方解释,复旦水平测试列入国家级考试,考卷为考前绝密,考后秘密。一些考生表示,“考前绝密”没疑问,“考后秘密”令人不解,千分考“考后要不要保密”引热议。对此复旦方面称,不公布考题能避免考生受应试误导,“千分考”旨在引导学生从盲目被动做题转变向全面发展。此外,世界上一些名校也都是不公布选拔试题的。 [复旦回应] 不公布考题有利于考生免受应试误导 对于此次“千分考”考试结束后,个别网站迅速发布、出售2011年试卷(或其部分)一事,复旦大学昨天发布声明,称作为高考的一部分,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试验属于国家级考试,试卷有相应保密要求,复旦拥有试卷的知识产权。任何接触试卷的考生和考务人员都与复旦签有保密协议,遵守相关保密承诺。对此次事件中出现的侵权行为,复旦已向公安部门报案,保留依法追溯的权利,并将追究相关人员、网站的法律责任。同时,复旦坚决反对一切利用应试惯性谋取利益的行为。 但是在不少考生和家长中备受争议的是,为何复旦大学不能主动对外公布“千分考”试题呢? 对此,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表示,该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是经国家批准,冲破应试教育桎梏、选拔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改革行为。学校在考后不公布“千分考”的试题,就是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 事实上,受往届试题误导的情形差不多在每次 “千分考”中都有所体现。去年的考题中,涉及时政的题目很少,使今年不少考生没有对时政引起足够的重视,未料到今年试题出现了很多时政信息,让学生大呼上当。 “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在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都能正确理解改革的涵义,避免应试训练的误导,实现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把学生从盲目被动做题训练转变成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丁光宏教授说。 记者另外了解到,高校不公布选拔试题实际上还是国际上一流高校的“惯例”。 昨天,记者再次打开发布、出售真题的网站,发现该网站已经无法打开。 [学校反响] 公布样题可防以讹传讹 “‘考前绝密’大家都没有疑问,但‘考后秘密’让人有点不解。 ”此消息一出,不少高三学生纷纷议论说,高考试卷考后也解密,而且上海教育考试院还第一时间发布语文作文题,避免谣传。另外,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公布了样题和真题。因此,“千分考”结束后,考题仍是秘密,让考生不解,“既然说试题没有规律可循,而且没有所谓题库,那试题就不该是秘密啊? ” “作为学校来说,我们当然希望高校能公布真题,哪怕是样题,让大家见识一下庐山真面目。 ”本市中心城区某示范性高中一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表示,通过样题,学校也好弄清楚高校究竟是想招收怎样的学生。 当然,不少校长也表示,非常理解复旦试题保密的“良苦用心”,担心助长“应试倾向”,或担心试题变成某些培训机构谋利工具。 “但实际上,现在上网一搜,便可轻松获得不同年份的“千分考”真题,有的是影印版,有的是拍照版。 记者采访也发现,不公布考题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学生走“应试路线”,但事与愿违的是,一些培训机构打着真题或权威预测的旗号招揽生源,可所谓的真题,有的是找过来人“回忆”整理而得,而权威的预测,就更是“自说自话”了。因此,在校长们看来,在中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与其让不准确的小道消息“满天飞”,家长、考生以讹传讹,还不如公布真题或样题“以正视听”。 “有这个需求、市场在,再怎么禁都没用。 ”一名示范性高中高三年级组长王老师说,几年前还没有自主招生辅导书的时候,大家都是组织学生分工记忆,考后马上回忆试题,为下一届学生服务。可见即便高校 “封锁”,也未必能够达到效果。 [专家建议] 自主招生需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专家熊丙奇指出,作为“千分考”的出题方,复旦大学拥有试卷的知识产权,因此其有权决定是否公布考题。但是,在熊丙奇看来,他更倾向于自主招生考能够公布历年考题,最起码能够公布样题,可以减少家长、考生四处打听考题的周折,也使这些信息更准确,避免家长、考生以讹传讹。 在熊教授看来,自主招生高校,也需注意当下自主招生中的“应试倾向”,为避免这种倾向,他建议,在为考生做好服务的同时,应该注意两方面:一是改革、调整笔试、面试,提高考试评价质量,笔试(学校单独测试或联考)应注重能力测试,学生可以了解题型,但却难通过题海战术等手段“准备”;二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合理设定自主招生笔试、中学平时学科成绩、中学竞赛奖项、中学综合表现、大学面试测试等在自主招生评价中的权重。目前,美国一些高校,也通过调整录取评价体系,来避免考生通过准备获得SAT高分。 Tags:复旦,千分,要不要,保密,引热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