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文章从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出发,论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进而提出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推进教育创新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是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也是进行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这是由于创新精神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质等。这些精神素质的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并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学生不仅仅要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要具有更高层次上的创造能力。只有这样,他们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外,高等教育要发展,其根本出路在于教育的质量和特色,除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外,也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培养的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更有竞争力。 (三)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做一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求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技能,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视创新为己任,这样才能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 (一)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以及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创新的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有效地激活,加上适宜的环境,引导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新奇的东西。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才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大胆地创新。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引导者,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鼓励送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这是专业课堂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二)课程讲授以“启发式”为主。在专业课教学中,当老师提出启发式问题后,学生可以针对这个问题顺着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在一定的自由度上回答老师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一定自由度思考的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重组自己知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始至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思索和探求之中。在启发式专业课教学中,老师应注意提出的问题要有递进台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猜测,通过尝试、讨论、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这种不定条条框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加强习题课,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习题课上,给出习题,让学生自己回答,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通过习题课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堂好的讨论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善于思考的能力及表达自己观点的作风和勇气;另外,通过讨论课,还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习题课绝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回答问题就可以了,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讨论上,通过让学生上台回答问题、发表意见,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讨论中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 (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应提倡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每节课都要尽量安排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操作,自己总结经验,做的好的,有创新的,给予肯定。在活动中,要支持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异想天开”,即使想法还不成熟,也不责怪。除了实践性教学外,还应积极地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或者业余时间参与到科研中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制定实验操作步骤、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写出科研小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他们必然要去主动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在对资料的占有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过程中,他们必然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想法,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程序训练,不仅能让学生能感受到科研的气氛,产生对科研的兴趣,同时能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潜能。 (五)改进考试方法。传统的考试大都采用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和论述题等,这些题型有一定的解题模式,这种考试的结果必然是学生死记硬背,而对于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综合能力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学生往往只需要知道是什么,而不必知道为什么,这样的考试内容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却不能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考试中应尽量减少记忆性的内容,增加理解、分析、综合型的题目,这种题目必须充分掌握并灵活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才能做好。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考题类型应该多样化和灵活化,要考核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创新的内涵。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要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并不是专家教授的专利。在平凡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对原料配方、工艺流程、生产方法,甚至工作环境进行合理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创新愿望、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素质的差异和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志趣、爱好、特长亦各异。要把素质不同、性格有别的学生都培养成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就必须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开发创新潜能。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都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爱好、特长,创造一个适宜其个性发展的环境,使其个性充分发展,同时要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异向思维,掌握创造的方法等,从而把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都发掘出来。 (三)提供合理的展示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个小发明、小文章得到世人的认可,或得到鼓励,这能令他更好地发挥创新潜能。作为教师,要积极争取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这个展示学生自己的机会更大地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创新热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Tags: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