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在我国会展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根据此类院校的特点提高会展人才培养质量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模块建设、教学方法改进和产学结合上做些思考。 求特点,在办学中开始对市场进行细分和定位,在专业设置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日益激烈的会展业竞争中,“一招鲜吃遍天”的现象会十分明显,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作深入的研究,要根据会展业市场对人才的各种细分需求,既要合理配置自身的优势资源,又要注重整个会展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上专门技术、专项管理的要求,扬长避短,精确定位,办出特色,从而推动高职高专院校会展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强化课程模块建设 如果把学生培养比作产品生产的话,那么课程设置就相当于产品设计,如果设计不好,产品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课程设置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会展人才的总体规格应该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独特性”应用型人才。有学者将这种“独特性”概括为专业细分下的灵活机动原则,即在专业细分下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人才培养目标,采取相应的课程设置,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有的放矢。在课程构建上,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结合,课程的设计需要“量身定制”,学校应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进行专门设计,不必强调课程的系统性,要特别重视课程的针对性,会展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由业内的资深专家担任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把关。在课时设计上应该灵活,学时安排根据需要而定。学生的实践环节尽量安排在校内的模拟情景中和会展企业中进行,加强教学和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实现无缝链接式培养。 三、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当前不少学校对会展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上,讲道理的多,传实务的少。这和会展专业人才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特点很不对称。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会展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采取比较“务实”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互动,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落实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理论教学上立足于够用。在课堂知识学习阶段,主要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的接受、理解和记忆过程,基础理论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可以采取“主题式学习”或“主体本位学习”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知识学习阶段中的理论系统有条理地教授给学生,简化他们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从而为学生打下切合实际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后期实践知识积累做好准备;实践教学上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学生带着问题到实践(包括校内和校外)中去,通过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构建与自身有意义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并最终形成?能力基础。? 四、加大产学合作面 从市场学的角度看,对于人才的培养,学校是供给方,企业是需求方,“市场导向”的培养理念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时刻关注业界的发展和关注企业的需求,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在这一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应积极开设符合业界需要的课程,积极邀请业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大力实行校企合作,从而做到“学校人”与“企业人”的无缝对接,实现校企双赢。 Tags: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人才培养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