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调节教学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期:2005-11-23 07:51 阅读:

调节教学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提要

    调节教学要求地理课的学习不在是简单停留在智能训练上,更多的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的分析上。因此,地理教学要改变以往教学思路,利用调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调节教学  非智力因素  兴趣

正文:

    调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但包括智力因素,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兴趣则是众多非智力因素中最直接、最易产生效果的一个,对于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有重要作用。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提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自觉动力。要使课堂教学从应试教育走向调节教学,根据学科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使“死”课本变成“活”课堂。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课。在调节教学背景下,开展地理兴趣教学,我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一、    用课堂技巧,激发兴趣

调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能在地理教学中使用一些课堂技巧,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节教学就给里我们这么一个舞台。

1、运用趣味性语言

   在地理调节教学中可以引用谚语、谜语、诗词、成语、歌曲和雅称等科学、准确、精炼、通俗的教学语言,使所授内容生动、形象、有趣味。比如,在讲到我国的河流时,用谚语“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讲温带大陆性气候时,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讲梅雨天气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月相时,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讲地球自传时,赤道地区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同时重庆有“山城”之称;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有“稀土之都”之称……引用这些谚语、诗词、雅称,即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反映了地理事实,寓意深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引用地理小故事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对故事特别爱好,生动有趣的地理故事深受中学生的青睐。在课堂上,巧用地理小故事,不仅可以活跃气氛,开拓视野,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到西藏一节时,我用电影《红河谷》的故事情节来引入新课:《红河谷》中英国人来到西藏考察,窥视西藏这神圣之地,藏民宁死维护家园。影片还反映了优美的西藏民俗、风情河藏民的生活情趣;讲密度流时,我用德军舰艇为躲过敌军的飞机侦察,进入地中海的战争故事来引入……

    通过对故事的叙述,利用情景结合,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此时已做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接下来的教学效果节可想而知了。

3、使用地理漫画

   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适时选用地理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又可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教森林资源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让学生分析造成小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是滥伐森林造成环境恶化,使动物失去理想的栖息地。

    在讲到全球大气环境问题时,运用三幅漫画就充分说明了问题。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到大气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可以从漫画中直接得出大气环境问题的出现原因、影响、危害,引导学生探讨解决的主要途径。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时,还可以运用谐音、口诀、成语、顺口溜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等多种技巧,能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    密结合乡土,触动兴趣

乡土地理的内容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通过地理调节教学,让学生学到有关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了解家乡建设现状和发展前景,可以丰富学生具体真实的地理表象,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使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原理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学校的感情,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志向。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紧密结合郑州实际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然后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比如,在讲到中国农业时,有学生提及到大河村遗址,距今5000年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无不渗透着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在讲解商业网点和城市地价时,学生拿二七广场周围和学校周围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在讲城市化问题时,学生摈弃教材中上海的例子,把关于郑州市城市化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途径罗列出来。学生亲临其间,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豪感,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只觉地学习了。

三、    运用直观教学,增强兴趣

直观的教学方式就是运用直观的教具,形象的语言,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远及近,由陌生变为熟悉,由难以理解掌握变为易于掌握。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表象,使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有利于正确地掌握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讲“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的地形特点时,我拿出《中国地形实物模型图》,立体感强,山脉、高原、盆地、丘陵、平原高低起伏,三级阶梯一目了然,并让学生亲手摸一摸,亲眼看一看,动嘴议一议,比我在黑板上画一幅平面图要直观、形象,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语言、文字所达不到的效果;在讲解“土壤”一节时,我把学生带到校园一角,实地观察土壤的颜色、成分、分层等知识,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呼吸到地理气息;再比如讲到地球公转时,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利用三维动画,把地球公转的规律动态的演示出来,不需要太多的教学语言就可以把书本中繁杂、抽象、平面的信息,用动画、图表展示再学生面前,学生紧紧跟着屏幕画面,直观、形象、生动地获取大量信息。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但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在学习地理中获得乐趣.

四、    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兴趣

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际运用,使学生从思想上人士到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将来的学习、生活具有实际意义。在地理调节教学中,对学生所关心的生活和社会中的地理问题进行讲解和中肯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使所学的知识深化、活化,从而巩固了学生的兴趣,并向更高层次发展。

比如,讲北京的工业布局时,先问学生:北京的首钢、燕山石化等重污染工业布局在哪里?学生可以从《北京工业布局图》中找到答案。再问:这些工业处在盛行风的上风向还是下风向?学生由所学分析得出北京工业布局是不合理的,并且会严重污染北京城区。这种步步诱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兴趣很高。多次训练,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课堂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同时发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任何学生学习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地理调节教学中,应该自觉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自己行动起来,提高兴趣。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就必然想去认识它,研究它,占有它,从而获得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技能,并使自己的智力、创造力得到发展,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并且会把这种乐趣转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使学生从整体上得到提高和培养。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学中不能一蹴而就,在调节教学的大背景下,地理教学的课堂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调节教学必会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契机。

Tags:调节,教学,背景,如何,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