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谈案例在训育中的运用

日期:2005-11-21 10:21 阅读:

陶行知研究论文

给你的“苦口”加层“糖衣”

  ——谈案例在训育中的运用

 

   “训育者不是查房间,管请假,记过,发奖品就算了。他的最大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参与现代人生的切要的生活,于一举动前能下最明白的判断。”这是陶行知先生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一文中所说的话,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我们每一位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训育者;既承担着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任务,也承担着引导学生作出明白判断的训育的任务。

不容置疑,大多数教师,不管他是不是班主任、训导主任,都在进行着对学生的训育工作。然而,其效果又如何呢?用一些教师自己的话来说:“这么简单的道理,他自己也懂,为什么我说了那么多次,他还是那样,还是不听话呢?”问题提出来了,但是答案却没有找到。带着这个问题,我找了很多学生进行了了解。

“老师苦口婆心讲的那些我们都懂。懂是懂了,但那些都是些大道理,我们一时难以接受。”这是学生中反映最普遍的。

由此,我想到了一点:为什么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当了一段时间的教师后会变得婆婆妈妈起来。作为教师,常常在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苦口婆心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婆婆妈妈,是一种痛苦。他们虽然明白老师的一片心意,但是在这种“大而空”的苦口婆心的教育之下,教师的良苦用心在他们心中已大大打了折扣。

为什么不改变一下我们的教育方式呢?为什么非要是“苦口婆心”?变为“甜口婆心”不行吗?这样是不是让学生容易接受些?苦的药固然能治好病,但毕竟很苦。如果加上一层糖衣,既不苦,又能治好病,岂不更好?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案例!想到在“婆心”之外加上“案例”这层糖衣。

训育者最大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参与现代人生切要的生活,从而让他们自己作出明白的判断。而我们的教师恰恰忘了这一点,忘了“引导”,忘了让学生自己去作出判断。这种强加于人的做法又怎么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呢?况且,十几岁的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正强着呢!

而运用案例去教育他们则不同。它能让学生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切要的生活”的种种案例中自己作出明白的判断,真正有了自己的判断自主权。既然是他们自己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他们理所当然回欣然接受。那么,训育者的任务是什么呢?寻找并积累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做到这一点,够了。

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案例。千万别低估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千万别弄虚作假。万一被学生发现,前功尽弃。

要选择实际一点的,最好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更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司马迁、雷锋固然很好,但提得太频繁;况且,距离有点遥远。宁可选择一个很普通的案例,也最好别挑这些尽人皆知的太过典型的。

做好引导,坚持以讨论为主。不要越俎代庖。中学生以有了相当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去讨论解决吧,相信他们自己会作出一个明辨是非的判断。

发现问题,及时运用案例解决。及时,千万别拖,别等到学生觉得已经没什么事的时候在想去教育他。趁热打铁,及时解决问题。当然,这就要求教育者手中掌握着相当的案例,能及时拿出来。

以上是在运用案例进行训育是应掌握的原则。下面再谈谈案例的具体运用。

一、运用案例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最近有人提到所谓的“初二现象”,发现此时的学生逆反心理特别的强。其实十几岁的孩子都有点这样。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这种“初二现象”有可能越来越多。这其实也很正常,年轻气盛嘛。关键是我们怎样去面对它。如果我们想去强制执行,想代他们作出判断,往往是越批评,越给他讲道理,他越对着干。即使他一时听从了你,那也是口服心不服;是时风平浪静了,但说不定什么时候让你下不了台。针对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不宜给他们讲大道理,明确限制他们做什么;而不妨用具体的案例来教育他们,让他们自己从中作出判断。学生毕竟是学生,他可能一时作出过激的反映,但真正应该怎么做,一般还是明白的。只要教师能耐心做好引导工作,他们会转变过来的。

比如,一个学生痴迷电子游戏,有时甚至在凌晨一两钟偷偷起床跑到游戏厅,到六点钟再回来。被家长碰到后,谎称去早练了。家长查明真相后,又打又骂,唯一的变化是行动更隐密了。家长反映到学校,我找到他,他原以为我会狠狠批评他一顿,而我只给他看了一条报纸上的消息:一位初二的学生痴迷与电子游戏,经常在一个游戏厅里玩,欠老板三块多钱而想偷偷溜掉,被发现后老板将他活或打死。在死之前,他还多次被社会上的流氓敲诈。这是报纸上报道的真实的故事。我让他好好看看这则消息,然后结合自己的事情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没想到,他竟写了1000多字,在写的过程中还哭了!这是一个十几岁的、脾气很犟的男孩子,平时写作文也是绞尽脑汁才能勉强凑足字数,而他竟然哭了,竟然写了这么多!

看了他写的感受后,我知道他已经真正醒悟了,于是再因势利导,脾气倔强、充满逆反心理的他终于改了过来。可以设想,假如我又像他的父母一样狠狠批评他,恐怕是难以有如此效果的。

二、用案例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了求知的欲望,学生才会自觉地去学习,随之而来,各方面也会表现得很好。如何去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呢?许多教师喜欢给学生讲大道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不好好学,将来会被社会淘汰的;活到老,学到老;没有知识会被别人看不起……其实这些道理学生都懂,但说服力又有多大呢?我还没老,你怎么知道我将来一定会悲伤?我要是将来买彩票中了奖,不也会有好日子过?我的成绩虽不好,但有些地方还很不错的,没有人瞧不起我呀!教师讲了一大通道理,学生还是岿然不动。有的喜欢给学生讲一些名人的故事:张海迪身残志坚;居里夫人刻苦钻研;范仲淹立志苦学……这些人物的故事学生一般也知道,可这些人是不是离我们太遥远了点?

由此,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德育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需要这样。大道理少讲,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太大的例子也最好少举,不妨“眼高手低”一点,即:着眼点要高,而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要低,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上课前后,我喜欢给学生讲一些故事,比如:一位十二岁的小孩子,已经出版了三本诗集,四岁的时候就发表了第一首诗《山爷爷的头发》。……在读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很多学生的眼睛都发亮了,特别是那些平时喜欢试着写写诗歌的学生,更是很有兴趣地听着,把我念的小孩写的诗快速地记下来。我知道,他们的心已被深深打动了,用不着我再去说:“你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大诗人。”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仅仅靠这一次就希望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增强了。教师要经常在平时或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向学生介绍这些案例,最终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         用案例去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各学科都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其侧重研究的是技法的问题,而在学生创造欲望的激发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试问,一个人连创新的欲望都没有,又怎么会产生创造性思维呢?所以,首先应该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案例的运用在这一方面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以具体生动典型的事例去直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人们用牙膏的时候,往往不容易把握好用量而导致很多牙膏随着涑口水流出而造成浪费。于是,他受市场上一种修正字迹的胶带的启发,把牙膏管的嘴改为扁形的,并把这一小小发明申请了专利。我先把故事的前半部分告诉学生,然后引导他们去想办法解决,有好几个学生想到了类似的办法。然后我再讲出后半部分,很多学生说:“啊,我为什么没早点想到呢?”由此,我再进一步引导,让他们知道,创造其实有时侯并不神秘,一个小小的改进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发明创造,关键在于我们要勤于动脑,勇于创新,头脑里充满着创造的欲望。一时间,许多学生打起了一些日常用品的“主意”,搞小发明,有个别学生的创意还的确不错,在学校的劳技比赛上拿了奖。

四、用案例分析去帮助学生提高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

一方面这个社会的诱惑的确太多,很多成人都抵挡不了,更何况中学生呢?另一方面,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了解社会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接触社会本来是好事,但由于中学生本身的一些特点,使他们在接触社会时,难以有自己正确的认识,往往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犯错,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陶行知先生的话实际上指出了我们很多教师忽视的一点——引导。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学生,告诉他们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所起到的教育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有时学生表面上是听了,但骨子里并没有改变,错误的认识隐藏于心中,其危害更是深远。作为教育者不能“因咽废食”,也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人。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运用案例去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让他们自己能够作出最明白的判断。能力提高了,以后不管有没有老师的知道,他都能够做到是非分明;有了明辨是非的眼睛,受益将是一生!

例如,前一段时间出现所谓的“韩寒现象”,一些报纸杂志不负责任地大加炒作。很多学生受其影响,对此认识不清,“学习”韩寒,反家长,反教师,大骂教育,偏科,幻想成为象他那样的所谓“偏才”、“怪才”。对此,我没有简单地要求学生不要怎样做,而是再找出一些案例让他们进行讨论比较分析,如复旦大学要求理科学生入学考试语文不及格的不录取、钱学森等著名学者在很多领域的造诣都很深……通过采取这一方式的教育,学生们基本有了自己正确的认识。一些学生说:“老师,我以为你会大骂我们一顿,我们都准备跟你进行一场大辩论,但现在我们已知道该怎么做了。”当然,他们自己得出的结论,又怎么会反对自己呢?还有诸如“小燕子、格格热”等,我都是采用案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的。

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是在于寻找一种万能的模式或方法,而是通过大家的参与和努力,多寻找一些有可能解决一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运用案例教育学生也一样,它不是万能的。我以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符合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接受能力。作为后来的教育者,应该努力去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些教育思想运用到现代的素质教育当中去,并且能有所创新。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Tags:案例,训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