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和谐——快乐课堂的主旋律

日期:2005-8-26 10:15 阅读:

和谐——快乐课堂的主旋律

蓬街中学    张文君

摘要:《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令人担忧的是,据有关部门统计,小学就有40%的学生厌倦数学,中学这个比例就更高了。笔者结合从教十年的经验和学习新课程的体会,就这一问题发表一点浅见,笔者认为解决的方法是两个字:和谐。

关键词:和谐、快乐、发展

 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及逐渐深入的开展,犹如一阵春风,为我们沉闷呆滞的课堂注入了新鲜和活力,深深地触动着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心。数学教学不再是过去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模仿;老师出卷考学生,学生被动进行简单的评价。我们希望新课程改革能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富有情趣的教学互动过程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此,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快乐的学习数学;让老师也能尝到课堂教学的欢乐从而身心健康。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把和谐作为我教学的准则,使之形成我的教学风格。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学生喜欢你这门

课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就教师而言,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⒈要理解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认识上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就拿做作业来讲,学生喜欢对同学答案,我们老师则认为这样不好,但我们也不能粗暴干涉,认为把别人本子拿来就是抄作业。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不妨弯下腰来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沟通,学生才能真正把你当作他们的朋友,才能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⒉要尊重学生

“人非圣贤,谁能无故”。学生犯错是正常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我们教师应当如何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绝不能动辄“面壁”、“扇耳光”、“拳打脚踢”。当然,适当的批评是可以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应明确尊重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对因自己的疏忽或失误造成的矛盾,教师应敢于开展自我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及时向学生认错。

⒊要一视同仁

一个班级中的几十名学生成绩有好有差,好学生因成绩优秀非常受宠处处优待,差学生因成绩较低遭受冷落处处碰壁,中间生则因成绩平平不闻不问可有可无。教师这样做,造成的后果一是班级不团结,二是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成见最终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贴近每一个学生,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

⒋要信任学生

记得曾经有一次,我怀疑一个学生抄作业,便直言不讳的问他:“你是不是抄别人的作业。”谁知这句话极大的伤害了学生的心灵,随后这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为什么老师不相信我呢?难道我天生就是差生吗?”事后我很后悔,虽然我向他道了歉,但始终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通过这件事情,我觉得教师一定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遇到一些不正常现象时,千万不要“一刀切”,凭个人主观办事,要细心询问当事学生,做耐心细致的调查,在找出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提高认识,纠正错误。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快乐、民主、平等、宽松的和谐气氛中才能最有效地接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⒈让心情变得轻松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走进课堂之前,我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变得轻松快乐起来,在课堂上把微笑作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态。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也往往是对学生的一种鼓舞,它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课堂产生和谐的气氛。许多优秀教师都懂得微笑的重要意义,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走进教室时总是面带微笑,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的表情也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带有感情色彩渲染的讲解使课堂生动、感人,充满吸引力。当然,教师表情的变化要自然,不要做作;要适度,不要过分夸张;更不能板着面孔,毫无生机,眉头紧锁,以一副痛苦的表情面对学生。有任何情绪也不能带到课堂,总以微笑见学生。

⒉让幽默走进课堂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和警醒。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如在教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我问学生:“把零比作炸弹,任何数与零相乘都会发生爆炸,结果会怎样?”学生自然回答:“都会炸得一干二净,变为没有了。”显然这样的比喻幽默生动,使教学变得形象化,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脉新鲜血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

⒊让学生得到赏识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周宏培养双耳几乎完全失聪的小女儿周亭亭成才的故事无一不说明了这一点。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作为老师,我们要放大他们的优点,缩小他们的缺点,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我们必须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吝啬赞美,不吝啬肯定,不吝啬鼓励,去赏识每一个学生,课堂上要少一句责备,多几句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成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的赏识也要有分寸,绝不能过分,如果学生完成了一件很容易做的事就受到大力赞赏,会使学生不能最大限度地认识自己的全部能力。也就是说,假如我们对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说“了不起”、“好极了”、“太棒了”,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也就失去了赏识的意义。

三、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这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建立认知结构的过程呢?这就要求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与“导”,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

㈠创设“问题”的情境

《新课标》在7——9年级教学建议里指出:本学段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注重数学与学生实际经验的联系,并把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提出来,已成为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标、新理念下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我结合新教材及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尝试和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情境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

《论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本阶段的学生兴趣更加分化,更具选择性,随意后注意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因而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让学生参加做游戏、知识竞赛、猜谜语、诗歌朗诵、“做一做”等激发兴趣的活动,使探索的气氛洋溢在整个教室,在“玩”中形成探索问题的动机和环境。

案例1:“字母能表示什么”教学片段

媒体播放:轻风、麦浪、池塘、荷花、荷叶、青蛙,好一幅田园风光图。

教师活动:看到这幅画面,使我想起一首儿歌《青蛙》,大家还会唱这首儿歌吗?会唱的请跟着音乐唱起来。

(随着悠扬的轻音乐,全班同学拍着手和老师一起齐唱“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教师活动:你能把这首儿歌唱下去吗?

学生活动:积极举手参与。如果由于学生紧张而唱错,教室就会一片笑声,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教师活动:同学们,这首儿歌这样唱下去能唱到头吗?请你开动聪明的数学脑袋,想想能否用一句歌词将它唱完?

学生活动:结合小学对字母的初步认识积极举手,用字母表示,师生共同活动,唱完儿歌。

教师活动:在学生兴趣最高时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字母还能表示什么?

简析:这堂课的情境创设有意思,在轻音乐中、在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摆脱上数学课时心理上的压抑、紧张,变得轻松快乐起来。就连那些平时一提起上数学课就头疼的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唱歌时学生会自觉地把数字儿歌与字母儿歌进行比较和对照,由此引出问题情境,使学生享受到游戏的快乐,创造的喜悦,成功的幸福,形成课堂上探索问题的高潮。

⒉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使用直观的形式。

直观的形式可以是实物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动作直观等。根据本学段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通过图片、模型、实物、等直观形象而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语言、动作生动的描述能有效培育学生的注意品质,有效防止学生分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快乐的学习数学。

案例2:“正数和负数”中相反意义的量的引入教学片段

教师活动:老师现在做几个动作。请看仔细,用你认为最确切的语言把动作描述出来。

动作一:教师站在讲台边,侧对学生,先向左边跨了2步,然后回到起点,再转身并向右边跨了3步。

动作二:竖立一直尺在讲台上,用右手将一玩具小鼠先停在20cm的刻度线上。接着,向上移动小鼠至30cm的刻度线上,回到起点,又向下移动小鼠至10cm的刻度线上。

动作三:讲台上原有书四本,教师将学生的三本书放到讲台上,过一会儿,又将七本书拿走。

学生活动:学生非常安静,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做动作。每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学生就进入沉思状态,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举手。教师归纳、提炼学生回答的本质,并板书。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仔细思考,分析这三种情况有什么共同处和不同处。

学生活动:学生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教师都给予肯定,最后得出都是相反的。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鼓掌)

教师活动:分析上面的三例后书写: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简析:本案例设计了让学生观察我做的几个动作来进行提炼,直观地显示了形成概念的本质。我感到教师虽话不多,效果却不错,学生在自身体会的基础上举出了各种各样生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学生的课堂表现告诉我们,数学教学要直观化,教学的起点要贴近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才能避免数学课的单调、乏味、难懂,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⒊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数学源于生活,也必须用于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意联系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中的“全面调查举例(1)”教学片段

媒体播放:足球比赛录像片段。

教师活动:如果在世界杯足球赛中,我们中国队获得一个宝贵的罚点球的机会,你觉得主教练米卢会将安排哪位运动员来主罚这个点球?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议论纷纷,有说郝海东的,也有说祁宏、范志毅的。并且都给出了不错的理由。

教师活动:同学们都言之有理。那么究竟安排哪位主罚呢?我想,米卢教练会比较一下队员中罚点球最好的那几位的成绩,然后再作定夺。你认为呢?

同学们点头称是。教师出示以下表格:

教师活动:看了这张表格,你认为谁去主罚最好?为什么?

 

罚点球总数

进球数

郝海东

25

22

范志毅

20

18

祁宏

50

43

学生活动:学生热烈讨论、交流、争辩,最后确定应让范志毅去较好。

教师活动:同学们,事实胜与雄辩,利用所掌握的数据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一句话,让数据来说话。

简析: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对许多孩子来说本案例中的“足球”和“世界杯”是最为时尚的内容,因此也最具有现实性,这样的内容,有趣而受欢迎,而且在学习的同时,学生们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增进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特别让我高兴的是,继“足球”问题后,学生们举出了许多“让数据说话的实例”,无论所涉及的范围、想象的丰富、构思的创意等方面都令人赞叹不已。

㈡创设“成功”的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情境,让每位学生在顺境中体验欢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那么学习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感情经历,使学生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我在教《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对于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处理:先让学生观察构成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两个角的位置特征,再让学生来当一回数学家,根据特征给它们起名字,学生反响非常热烈,起的名字五花八门,然后又由学生来判断可不可以,最后统一认识,自然而然的给出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名称。显然,本节课的处理跟直接给出名称相比,更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学生起名的过程中,对于这三种角的特征自然会有更深的认识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没有什么东西能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个性差异,创设不同情景,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体验成功的乐趣。

㈢创设“活动”的情境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和谐生动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体验主动参与的乐趣。

我在教《数轴》这节课时,曾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活动,把一根带箭头的绳子拉紧拉直,然后让十来个学生排好队伍站在上面,空好间隔,再以其中一生作为原点,记为0,在他右边的第一个学生记为1,这样建立数轴后,让一学生报名字,另一学生说数;再让学生说数,另一学生报名字。在游戏进行中,不断变换原点的位置及单位长度。这样,创设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使整堂课都融入在和谐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体验到了主动参与的无限乐趣,更重要的是达到了最终的目的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入迷,有兴趣地学。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着眼于学生发展这一总目标,用心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新时代教育者的追求,也是新世纪教育永恒的追求。最后,老师们,为了学生的快乐,为了您的快乐,更为了您的健康,请允许我把这句来自中国佛教思想的禅语送给大家:乐生乐,苦生苦。

参考文献 :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王增元:《关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几点看法》,初中数学乐园

[3]曾华倩:《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情境设计》,课改园地

[4]新课程教育网:《乐学,是学好的前提》

[5]中国教育教研论坛网:《和谐、主动、发展》  

Tags:和谐,快乐,课堂,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