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课间十分钟——一段动态的生成过程

日期:2005-5-5 15:37 阅读:

课间十分钟——一段动态的生成过程

      

“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前的情境创设、导入效果,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这是每个教师都深谙其理的。

    然而,最近教学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课文时,一连两堂失败的“开端”,令我至今心绪不宁:

    第三节是语文课。上课的铃声响过好一阵,我才摆脱开一些事务的纠缠,急匆匆地走进教室,只见教室里乱哄哄的一片,学生们有的手舞足蹈、议论纷纷;有的喝茶揩脸、大汗淋漓。一看这阵势,我知道自己精心预设的开头泡汤了:这样的课堂气氛怎么能跟课文中的气氛相和谐呢?怎么能体现课文中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疑惑之中一打听,原来上节是体育课,我班和兄弟班进行了篮球友谊比赛,我班得了第一名!难怪学生这么兴奋难耐!等我安抚了学生的情绪,开始进行上课时,时间已过去了一大截,自然,没能完成本课预定的教学任务。

下午第五节还是语文课。我准时地走进教室,这次没听见一点动静,但感觉到气氛肃杀紧张。我一看,原来是后面两个学生为了一点小事正拳脚交加,见我来了,像两只斗红眼的公鸡,还僵在那里不肯松手。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事态平静下来开始上课时,我发现同学们的情绪抑郁,都有点心不在焉的表现,自己的心情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表情僵硬,讲解机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失败是成功之母”,事后,我反复进行了反思:怎样才能创设最佳的开头,防止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呢?

上课前,我为什么不可以早点进教室,掌握学生的动态,关心他们的疾苦,体验他们的欢乐,了解他们的需求,以获取更多的学情,或者将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呢?这样,岂不是对课堂气氛的创设更有利吗?

下课后,是不是应该留下来倾听学生的反映,解决学生心中尚存的疑惑,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或者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岂不是更有帮助吗?

……

看来,课间十分钟,虽说是一小段本属于放松、休憩的时间,然而却是一段不可多得的动态生成过程,是一段完善预设、及时反馈的最佳阶段,是一段师生心灵不设防、进行心心交流的有利时机。

让我们充分利用好课间十分钟,把它作为我们备课、上课、教书、育人中一段不可否缺的环节吧!

 

                                                          湖南省衡东县尚德中心学校

                                                                        谭长清       

                                                                     2005/4/29

 

 

 

 

 

 

 

 

 

 



 

Tags:课间,十分钟,一段,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