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问题与回答

日期:2005-4-11 19:13 阅读:

  问题与回答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 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进行生动的创造。”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而创新与问题紧密相连。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积极思考、正确回答问答的能力。我们的语文老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且要善于应对学生的答问,善于激发学生提问,借此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情感、德操、能力。然而我们发现,在师生问答 过程中,不少教师往往因不得其法,而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值 得我们重视探 究。
       问题一:有问无答
       问题提出来一阵了,而举手回答 者寥寥无几,出现冷场 的局面。
       出现这种情况,大致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1、学生无兴趣。兴趣是学生思考的动力。学生若对教师所提问题毫无兴趣,就不会去思考,也无以回答。为着激发学生思考 的兴趣,教师应尽可能提一些趣 味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情感体验、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如学了《伤仲 永》一文后,我讲了一个弃学打工的同学的故事,让班里同学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班里同学辩论热烈,形成了正反两方。得出了“人不能急功近利,应着眼长远”等可贵观点,认识到了学习与成长的辩证关系。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读书无用”的不良思想 甚至还存在于部分同学的头脑中。这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有话可说,也就有兴趣说,同时还能辩明是非,端正错误思想,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2、 问题难度过大。班里同学水平 有高低,能力有大小。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班里同学的整体水平,难易适中,照 顾多数。不切实际地提一些偏难问题,只少数 几个同学能答而多数同学感到高不可攀只能望 题兴叹,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甚而象肥皂泡一样很快破灭。即使要提一些综合性、思考性强的问题,教师也有必要进行事前的点拨、指导,给学生搭 梯上楼。如教《故乡》一课时,问学生:为什么说闰土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多数学生就难以答上来。我把它分成几个小题 :⑴  闰土要香炉、烛台和所有的草灰反映了他什么愿望?⑵  从“我”对闰土景况的叹息及三个“希望”所表达的新生活看,“我”的愿望是什么?⑶   我希望的新生活容易实现吗?为什么?这样化难为易、由易而难,逐层推进,学生经思考一般都 能答出来。
        3、提问时机未到。学生熟悉了解课文有一个过程  ,在学生尚未熟悉课文之前,让学生回答 问题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另外,学生要正确回答教师的提问,还须掌握一些读写的基本知识 。如要学生分析 《故乡》中闰土 的性格,学生须知道从闰土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几方面去思考;要让学生谈《中国石拱桥》的写作顺序,学生须对说明文的三种基本顺序:时间  、空间、逻辑顺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学生弄清与所答问题相关的基本知识,同给学生时间熟悉课文一样,是学生正确思考回答问题必要的铺垫  。只有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才不致无从下手,避免盲目性而水到渠成。
        诚然,要解决以上问题,还须我们教师有预见能力: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能力 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还须我们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 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问题二: 有答无导
         我们的教师提出了许多问题,学生举手回答 也很积极,然而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多是片面地运用了以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会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还有些教师: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里的老师也没能真正领会到学生错误的答问到底错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充分 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过程中,老师恰当引导当好"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得当,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而且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
        例如: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时,就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对于这些同学的回答和讨论,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把同学们讨论的共识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到先秦时期去考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问题三:有答无问
        据统计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回答过老师的提问,但又是大多数的同学没有主动向老师提过问题,特别在课堂上。很大的原因是胆怯,怕老师指责,同学笑话,有的甚至还觉得什么问题也没有,老师讲得都对。这哪里还是一个具有自主精神、自我意识、自我学习的现代学生呢?分明只是一些填充容器而已。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我们“教是为了不教”,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 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现状,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提问的环境并激发学生提问。具体来说,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做到:
        1:保护独立见解,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课堂上,当你非常投入地讲解的时候,下面冷不丁地会冒出一个‘为什么?’,甚至是与你想启发得出结论完全相反的时候,你不能用眼一瞪一白,自管自地讲下去,这时候你最好停顿下来,留时间给学生思考一下,并感到惊喜,学生在思考、在学习,有他的发散思维在活跃,应热情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其创造性的发现给予诚恳的表扬。因为独立见解也是一种创新思维,不但不能轻易地否定它,而且应该大力保护赞赏,特别是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学生更应格外保护。当你对一个学生独立思维过程进行评价与指导时,受益的毕竟是全班同学,即使他是错误的,也要允许他犯,鼓励他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逐步领悟正确的结果和答案。这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能敢于提出问题,使教学中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保护,人格受到尊重,会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唤醒主体,养成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2:改进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在平时还应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优化教学,激活思维,给予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思考,提出问题。例如在教《背影》一文时,在指导学生阅读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谈谈:你读懂了哪些?哪些是你要问的?这时候有的同学会说,他体会到了父亲深挚的爱子之情,会问:文中为什么要用 几段写家境的惨淡?为什么要写我的“聪明过份”父亲的“迂”?“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服装及颜色是否有特殊含义?当他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时候,他就成功了一半,作为学习的主体进入轨道。他要解决这些问题,老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辅助者。这种经过思索而获得知识会更牢固、更扎实。所以说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启发诱导释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3: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可采用多种方法,现代媒体教育对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环境,激发培养求异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也必不可少。例如在上北朝民歌《木兰诗》这首叙事诗时,我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我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后,随即大胆引入了由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剪接而成的四分钟动画画面。同学们通过观看,感官受到刺激,他们群情激昂,相互讨论,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纷纷举手踊跃发言,课堂气氛也随之而活跃。学生们在课文与动画片的“求异”阅读中,发现了“两国”木兰出征时、立功时、还家时的不同之处;在课文与动画片的“求同”阅读中,发现了“两国”木兰的共性:都有着爱家更爱国的赤诚心。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不收敛在一个点上,而是探索多种情况,研究多个‘为什么’。若用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问学生,领着学生走,长此以往会使学生思维僵化,产生惰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课余,学生作业遇到困难,向教师请教提问,即使问题特别简单明了,甚至 在课堂上已多次强调 ,我们也不能有不悦之色,说:“这么简单的不知道?上课没听见?回去想想。”这样本想弥补上课不的他被你打发走后,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来找你了,接下来的是问题越积越多越不敢问,学习兴趣淡然,不懂装懂,进入学习习惯 差的恶性循环。所以,对于主动请求帮助的学生,我们应耐 心辅导。课余时间也应主动出击多到学生那儿去转转,做到平易近人,促使学生主动向你提出问题。
          要学生敢向教师提出问题,关键的是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构建 一个新型 的师生关系 ,营造一个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合作的基础上的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的习惯。
      学则须疑,教要善问善导。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引导”。我们教师只有讲究提问的艺术,对学生的答问善于引导、点评,特别是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使学生产生问题并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才能使学生“无疑处却要有疑,有疑处却要无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Tags:问题,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