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的测量”一堂课的实录片段 课是这样导入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与质量有关的事情,如到超市称一斤的白糖、两斤的饼干等等,一斤或两斤都表示某物体的质量,到底质量是怎样一个概念呢?我们先来看一例子。” 讲台上有一小杯水和一大杯水。 我拿起两杯水问学生“这两杯水中,哪杯水的质量较大呢?” “大的那杯”学生答得很响亮 “为什么说大杯水中的水质量大?” “因为大杯水中水比较多” “对极了”,我点头,“所以说物体所含物质越多,那么它的质量就越大。”于是我顺利写下了板书: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有单位吗?” “有,老师,小学里学过,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斤和公斤”。 “很好”我给以充分的肯定,“这些单位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呢?”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2斤” 学生答得很干脆。 “非常好,老师想知道你的质量是多少斤,含多少千克的?” “我有80斤、40千克” “我有84斤、42千克”…… “很好,请同学估计凳子有多少千克” “1千克” “2千克” “2.5千克” “我们的书本呢?” “1千克”“0.2千克”“0.5千克” “老师也来估计一下”,我也凑热闹“凳子约5千克,书本约0.3千克,我也只是估计,有些同学的数据可能比老师还要准确”。 到这里还算比较顺利。 “好,现在请同学讨论回答老师这样一个问题:凳子从你那儿搬到我这儿,你说质量会不会变呢?” “会变”,“怎么变”,“变大了”。 “为什么?” “因为搬到老师那儿较远有吃力的感觉” “噢!是这样,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同意” 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论,如此一业就不能得出质量与物体位置无关的结论了。 我灵机一动,马上换个质量较小的铁圆柱体,这样怎不会有吃力的感觉了吧! “现在,我们再看这个圆柱体,从我的左手换到右手,质量怎么变” “放左手时质量大,放右手时质量小” “为什么?” “因为放左手感觉比较重,放右手时感觉比较轻。” 这下惨了,越帮越忙,真的得不出我想要的结论了。可是后面教导处的两位老师正听我的随堂课呢? 于是,我在“质量是措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下重重的划上一条线,再次强调质量的定义,面后一字一顿地说“同学们看圆柱体从手的左手到右手过程中,圆柱体本身所含物质有没有变多或变少?” “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 “既然圆柱体所含物质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圆柱体的质量就应该没有变化吗!”我也有点急了。 “假如,我把此圆柱体从甲同学手里,换到你的手里,质量会变呢?” “在力气大的同学手里,质量就比较小,在力气小的同学手里,质量就比较大。” 晕倒!怎么就这么难理解呢?我无可奈何! “这是你们猜测的,实际上这圆柱体不管是在哪一个人手里,质量是一样的。” “啊!”学生好象有些不可思议。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几轮问答: 1、“假如,将此圆柱体带到月球,它的质量怎么变。” “变小” “因为在月球上它会飘起来。” 2、“假如,使此圆柱体温度上升10℃,你认为它的质量怎么变?” “变大” “因为热胀冷缩,它的体积变大了。” 3、“一杯水竖直放置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时比较,形状会不会发生变化。” “会” “质量会不会变?” “不会”,因为水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 只有这一次,大部分同学给了我想要的答案。 4、“若这杯水结成冰后,质量怎么变?” “变大” “因为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我真恨不得呼一口冷气,将这些水冻成冰,让他们好好称称。 这节课的重点可是下面的托盘天平的使用。 这时,时间已经用掉大半,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看来,还得下节课补上。 对质量概念的理解,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困惑不解。于是我请同事们帮我一起探讨。 1、难在与日常生活经验不相符。 比如搬椅子,久了会吃力,感觉好像是椅子变得沉重了。圆柱体左手拿觉得较重,右手拿觉得轻些,但我却说它们的质量变有变化?这些都是与过去的经验相冲突。 2、初一学生还没有分子的概念。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个抽象的概念。 比如说,水的质量就是指水中所含水分子的多少?在水结成冰体积增大的过程中,水分子总数并没有增减,只是分子间隙变大了的缘故,所以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学生连分子的概念都没有。是不可能理解这一层的!
Tags:新课程,课程,困惑,思考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