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促进昆明科学发展新跨越

日期:2010-11-29 13:57 阅读:

       昆明科学发展新跨越的进程,必须有充分的人才作为保障,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昆明科学发展新跨越的目标,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繁荣的主角、社会进步的主力,提高百姓的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其中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来实现。因此,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加快实现昆明科学发展新跨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5年来,昆明坚持科教兴市引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既把教育当作首要的民生问题来关注,又把教育当做城市发展战略部署来抓,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全力加快教育发展。“十一五”期间,昆明市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及时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额投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保障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09年全市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19%。

        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与现代新昆明建设相适应、总体水平接近国内发达地区的教育体系。与“十五”末相比,截至2010年,全市学前教育入园(班)率由60.2%提升到87.72%,小学入学率由97.7%提升到99.83%,初中毛入学率由103.9%提升到109.4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52.5%提升到85.76%,职普比达到1.08:1……

        教育兴,昆明兴! 

        提高教学质量 

        从大刀阔斧改革教育干部人事制度开始 

        2008年,昆明教育系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事制度改革。在公办学校校长任免中推行公开选举,全市528所学校利用暑假,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居民参加,对校长进行了公推直选,产生新校长528名。市教育局所属的13所学校经过校长公推直选,7名原任校长在公推直选中获连任,6名中层以上干部当选为校长。这意味着,校长不再由“任命”产生,不再有行政级别,对于校长的办学水平、人格魅力信任与否完全由广大师生和家长、社会各方面代表说了算。

        随后,昆明进一步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合同制,全市5.2万名公办学校教师完成了聘用。先后建立了10个“名校长培养基地”,42个“名师工作室”,建立了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制度,加速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石破天惊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对于昆明教育系统的影响是深远而又积极的。当前,全市幼儿园发展到823所,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发展到17.84万人,入园(班)率提升到87.72%;小学在校生人数发展到52万人,入学率提升到99.83%;初中在校生人数发展到23.5436万人,毛入学率提升到109.49%;普通高中在校生发展到8.6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发展到9.36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到85.76%……昆明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水平稳步提升。而幼儿园入园班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双双超过85%,则是昆明逐步达到普及13年教育,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明证!

        同时,昆明“十一五”期间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上下足功夫。一方面,全面推进和实施“三生”教育,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基础教育的质量监控,健全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分析、指导制度,建立对学校、教师、学生的科学评价体系,把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中小学办学质量和水平。

        3年“提质革命”后,昆明教育综合改革已初见成效。 

        促进教育公平 

        优教资源惠及更多孩子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普享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为了让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都有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市委、市政府通过城乡学校捆绑结对,形成了区域性教育资源共享的校际间协作互助格局。通过整合共享区域内教育资源,使学区内学校的师资、校舍、场地、现代教育设施设备和管理经验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兼并、合并、挂靠等形式,采取“名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名校带民校”、“弱校并强校”等“捆绑互动”方式,充分发挥品牌学校的优势和辐射功能,带动学区内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逐步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差距。同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通过进一步加强农村示范初中的管理,在改善农村初中学校的办学条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资源配置,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小校际间的差距。

        5年来,昆明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将城市义务教育贫困学生纳入救助范围,建立健全了对城乡贫困学生救助的长效机制。2009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8万多人的学杂费,并向农村中小学校补助公用经费;向65万多名城乡中小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向16万多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了生活补助。同时,对委托民办学校招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给予公用经费补助。目前,昆明市已建立和完善了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救助体系。还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向社会公示农民工子女就学指南并设立服务点,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2009年在昆明就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计17.78万。

        为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昆明在“十一五”期间斥资40亿元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并配套实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勤工俭学工程”等7大工程。截至目前,已有230所标准化学校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市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完小标准化学校覆盖率将达100%,可让35.4万名农村学生进入标准化学校就读,并可解决1万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今年,昆明又启动实施了中小学幼儿园区域布局调整和3年行动计划,农村小学按照就近入学、适当集中的原则,撤并现有的“一师一校”校点和300人以下的村小,每个乡镇集中办好一所寄宿制中心完小,使校均规模达到300人以上;农村初中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原则上集中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办学,使校均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而城市学校则以扩大教育资源总量和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占比为方向,在新区开发和新建居民住宅小区中,按开发规划及人口规模合理布局学校,足额配套新增教育资源;对历史形成的不达标学校,按国家城市学校建设标准,逐步达标改造、整合重组或新(迁)建;盲点区域按照人口规模同步新建,配足教育资源。

        为有效缓解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短缺问题,昆明除积极争取中央特岗教师计划外,还启动实施了市级特岗教师计划,按照中央特岗教师的标准待遇,由市财政承担经费,每年招聘300名市级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中小学任教。5年来,昆明共计招收国家级和市级特岗教师2820人。截至目前,全市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提升至99.16%,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提升至99.38%,普高教师学历合格率提升至96.8%。

        逐步改善的教育环境和稳步提升的教育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孩子在昆明有学上、上好学。

        优化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随着现代新昆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多元化的城市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合理优化的教育结构才能为昆明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十一五”期间,昆明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投入,优化了教育结构,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撑。


        近年来,昆明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提高公民素质结合起来,与工业强市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采取新建一批、迁建一批、改扩建一批的方式,通过吸纳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途径,扩大职业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昆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首次超过普通高中,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增长率为12.5%。2010年,昆明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18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规模首次突破9万人,职普比达到了1.08:1。同时,今年昆明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推荐就业率达95%,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证书的达80%。

        为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档次,2008年,昆明启动了安宁和嵩明两个职教基地的规划建设工作。两个基地被打造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层次多样、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体制多元,集产、学、研为一体的职业教育集聚地,并形成产教融通、资源共享、工学交替、产教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制度。同时,昆明还依托优质职业学校分别组建了为一、二、三产业服务的中等职业教育集团。

Tags: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