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台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尤为强调通过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对此,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蒋国平院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与同类院校的交流中,他深刻感受到职业院校有四点普遍性的政策期望。 1.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探索建立多元文凭体系,探索建立职业证书和毕业证书之间的等值互换关系,也有助于在社会上树立“学力比学历更重要”的观念。推进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建立职业教育的标准,实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真正实现“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使得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现实需要,既能引导和规范社会接受职业教育,又能提高就业岗位人员的职业能力。 2.成立区域性的职业教育协调机构,统筹区域职业教育社会参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现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如若成立一种由社会各方成员参加的区域性的职业教育协调机构,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包括制定校企合作支持政策、行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等,可以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 3.建立校企专业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保障。“双师型”教师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已成为职业院校的共识。目前职业院校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或推动专职教师下企业锻炼,都是学校单方的探索。并且这些探索受现有人事制度的制约,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建议推进相关人事制度创新,推进校企专业人才实现定期双向流动,既可以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又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4.积极完善职业教育多元投入保障机制。为了拓展学校办学资金筹措渠道,学院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发现,主要的捐助还是来源于校友,一般企业或者公民个人投资支持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虽然目前有一些相应的政策,但还存在政策性文件多、法律法规性文件少,倡导性和指导性意见多、具体责任和措施少,强调企业义务多、考虑企业利益少,涉及管理部门多、没有专门统筹协调机构等问题,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宏观的法律法规和微观的运行制度,并且加大执行的监督和考核力度,以切实解决职业教育的多元投入问题。 Tags:蒋国平,职业院校,四点,普遍性,政策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