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令人感到欣喜和欣慰的消息:财政部、教育部日前发文,决定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9月26日新华社电)。 尽管资助面平均只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尽管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的资金能否落实充满未知数,尽管资助贫困生过程中的腐败与不公或许在所难免,但是,对于政府部门这样一个将贫困高中生纳入资助体系的举措本身,值得我们拊之以热情掌声;不为别的,只因为它太为需要了,很多对梦想正感到迷茫甚至绝望的贫困孩子,早就在翘首以盼。 尽管“读书无用论”不时泛起,但是对于那些贫困孩子来说,读书几乎仍旧是唯一改变命运的出路。至少相比其他那些出路,读书改变命运的几率仍然要远远高出更多。漫漫学途之上,因为贫困,学前教育可以不上,义务教育相对便宜,高等教育可以贷款,唯有高中阶段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为此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抓阄上学”那样的辛酸故事。 毋庸讳言,高中阶段是漫漫学途中的一块绝对短板,此前基本没有国家力量的支撑,而完全依赖家庭的自给自足;现在,中央准备将贫困高中生纳入国家资助体系,无疑是对学途短板的一种补齐。接下来的问题,则是如何才能让这个好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地方经费的筹集首先是一个大问题,此前的廉租房建设进展缓慢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倘若不能就此设立约束性的政绩考核指标,倘若不能将资助资金严格纳入地方预算,就有可能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形。 当然,从网友留言看得出来,公众最大的担忧还不在经费落实,而在于公平分配。我们知道,现在的城市低保很多并没有提供给应得的贫困人群,而经适房、廉租房分配更是乱象普遍——那么贫困高中生资助金呢?在操作上存在漏洞的恐怕还要多,因为贫困生的确定往往是由学校和教委进行,定义贫困生与分配资助金的自由权力太大,审核部门难以确切知道学生家庭情况,最后就很有可能出现“有权势有关系者得”的局面,而让资助制度走样。 一言以蔽之,,非常值得肯定;然而要将好事做好,真正让贫困高中生从中受益,最大的考验还在于对监督约束机制的细节完善,用缜密牢靠的制度之笼隔开那些蠢蠢欲动的觊觎之手。 Tags:检察,日报,资助,贫困,高中生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