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不能像抓GDP一样去抓升学率“是正确导向

日期:2010-8-26 10:46 阅读:

漫画 资料图

  “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并非就等于是好的教育。”她指出,盲目追求升学率会导致老师只关注到少部分学生,而余下的大部分学生则抱着失败者的心态进入其他大学,进入社会。 “不能像抓GDP一样去抓升学率。”陈小娅强调要改变教育观念,尤其是高中教育,要注重多样化,强调人人成才。“关心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昨日,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率教育部宣讲团到广东开展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宣讲活动。作报告时,她对多个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羊城晚报8月25日报道)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的讲话,指出了我国教育普遍存在的严重现象,说到了解决问题的点子上,“不能像抓GDP一样去抓升学率”是正确导向。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在哪里?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教育质量”,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陈小娅在解读时特别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即是坚持以生为本。

  无论是高中教育,还是义务教育,都存在着“为升学率而教学”的现象,升学率就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老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升学率开展。学生进入了初中,就开始和“升学率”相依为命了,早出晚归,节假日都被剥夺了,每天的学习就是算不了的题目,背不完的书。初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考上省示范性高中。学校衡量老师的工作就是看考上了多少高中学生。到了高中新生录取揭晓时,校门口上张贴的是考上了省示范高中学生名单。到了高中,更是成了学习的机器,更是成了“升学率”的奴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左右着家长、老师、学生。仿佛不上大学就丧失了前途!

  一切围绕升学率转,肯定不是健康的教育工作。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美国专家评论,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像力却大大缺乏。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的确是闻名于世。在学科奥赛上,中国是金牌‘常客’;但在另一项需要创新力的重大赛事———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中国却始终难以突破。这种赫赫有名的计算能力是如何来的?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说,奥赛强调解题思路和逻辑思维,这些可以通过老师的反复训练获得好成绩。换句话说,奥赛金牌可以通过高强度训练获得。而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需要创新,不是老师能训练出来的,而要通过日积月累地“超越自我”,在这样的比赛中,中国选手难以获得像奥赛那样辉煌的成绩。

  出现这么极不协调的两个“世界第一”,其实是让我们中国人高兴不起来的!计算能力再超强,还不是得一块奖牌罢了?只会算来算去,不会发明创新,能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吗?个个读死书拿高分,成了书呆子,却不会动手动脚,也不想开拓创新,这样的接班人能推动社会前进么?看看我们的基础教育,至今还是停留在抄抄写写,反复无常地计算,试卷堆积如山,资料齐全。这种强化训练,学生只有计算特强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被传统教育扼杀了”。为什么想象力被扼杀掉?是因为教育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评价的不合理标准,以及积重难返的读书观念,让孩子们没有环境、条件、勇气去大胆想象。中国的人才选拔,就是一考定终身,什么品德、能力几乎无关轻重缓急。如此而已,教育怪胎就形成了。

  想象力的伟大是我们人类能比其他物种更优秀的原因。因为有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发现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人类将不会有任何发展与进步。爱因斯坦之所以发现相对论,就是因为他能够经常保持童真的想象力。牛顿能从苹果落地而想象到万有引力这一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因为有了想象力。想象力如此重要,中国的孩子们却是这么差,不能不让人心急如焚,不赶快培养就会误了中国的前程!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已经有了共识:中国“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埋没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教育改革应首先从高考制度下手。如果现阶段无法取消高考,至少可以采取“一年多考”的形式,同时将考试与录取分开。只有高考“指挥棒”变了,孩子的好奇心才能回来,想象力才能增强。

Tags:不能像抓,GDP,一样,去抓,升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