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苏州园林PPT推荐 大小:1.35M 版本:沪教版 幻灯片1 叶圣陶 幻灯片2 第一课时 幻灯片3 沧浪亭 环秀山庄 留园 耦园 狮子林 网师园1 网师园2 吴江退思园 拙政园2 拙政园1 幻灯片4 幻灯片5 幻灯片6 幻灯片7 幻灯片8 幻灯片9 幻灯片10 幻灯片11 幻灯片12 幻灯片13 幻灯片14 幻灯片15 资料助读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幻灯片16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嶙峋( ) 镂空( ) 池沼( ) 蔷薇( ) 丘壑( ) 叠嶂( ) 轩榭( ) 琢磨( ) ín xún òu qiáng wēi zhǎo zhàng hè xuān xiè zhuó mó 幻灯片17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轩榭: 败笔: 嶙峋: 雷同: 斟酌: 重峦叠嶂: 胸中有丘壑: 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枯瘦的样子。 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 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峦,连绵的山。 在文中指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幻灯片18 合作探究 1.初步感知课文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幻灯片19 总是一幅 完美的图画 网师园 拙政园之冬 留园 幻灯片20 合作探究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体特征 幻灯片21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幻灯片22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幻灯片23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幻灯片24 苏州园林的墙壁上有砖砌的镂空图案 廊子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幻灯片25 讲究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 讲究色彩的搭配 讲究门、窗的图案美 幻灯片26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逻辑顺序。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幻灯片27 2.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逻辑顺序 大 处 细 处 角落的图画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 亭台轩榭的布局美假山池沼的配合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美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幻灯片28 拓展延伸 假如要你来介绍苏州园林,还有别的思路吗? 可按照时间顺序;可介绍苏州园林的发展史;可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等等。 幻灯片29 第二课时 幻灯片30 合作探究 1.重点研讨 (1)读课文第2段。 ①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c.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列数字) (举例子、打比方) (作比较) 幻灯片31 ②“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 幻灯片32 ③最后一句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效果会不好。课文中的说法好,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强调了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确实能够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改后变成肯定句,语气不如双重否定句强。 幻灯片33 (2)读课文第4段。 ①这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 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幻灯片34 ②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 第1句是中心句 2-3句写假山 4-11句写池沼 幻灯片35 ③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 幻灯片36 ④“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艺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幻灯片37 ⑤“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中的“雷同”能否用“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 幻灯片38 2.说明方法举例 (1)作比较。 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幻灯片39 (2)举例子。 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第5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幻灯片40 (3)摹状貌。 例如第5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幻灯片41 3.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出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的意义或作用。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典范和样本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幻灯片42 (2)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 幻灯片43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 幻灯片44 (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幻灯片45 总结归纳 1. 主题聚焦 《苏州园林》是一篇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幻灯片46 2.写作借鉴 结构严谨,逻辑分明 本文开头就对苏州园林作了总体印象的概括,即“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说明这个总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等多方面的特色。最后再说明其他方面也体现了这一总特征。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思路清晰。? 幻灯片47 地位及特点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 苏 州 园 林 总 分 总 具体介绍 总结全文 幻灯片48 拓展延伸 居室设计:当今社会,有人因为久处繁华闹市,生活节奏忙碌紧张,很想拥有一个能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放松的处所。那么,不妨从苏州园林的设计中借鉴一点灵感,设计一个你喜欢的有自然之趣的居所。来,说说你的创意!? Tags:美丽,苏州园林,ppt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