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分析句段作用

日期:2016-8-17 16:10 阅读:
  2017高考复习即将开始,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进行复习,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分析句段作用,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非常适合各位高三考生复习使用,欢迎查看!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各个知识点,21世纪教育网最新推出了2017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教学视频,各个考点,逐一突破,点击以下图片或文字链接进行观看!


课件预览

  一、阅读短文常用分析名词: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4.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5.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
  6.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7.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8.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9.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0.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11.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12.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13.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4.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15.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
  16.行文结构:承上启下、启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语句的含义方法:首先抓住句子的修饰词语去理解句子内涵。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领句,则从句子所涉及的范围去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从上下文去找重要信息释义;是过渡句,则从上下文中提取关键信息释义。第三,看语境,找邻近句,结合文章中心理解句义。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引出议论)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解答:不能。原因: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知识点:
  1)衬托与对比
  区别: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对比:对照是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关的两面并联列在一起,加以比照的修辞方式,也叫对比。 衬托:映衬是用乙事物来作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方式。……映衬可分正反衬两类。
  2)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讨论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一、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三注意、三想到):
  “三注意”是指:
  1、 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2、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 “三想到”,一些句子的含义有时比较深奥,需要想到其特殊性,即“三想到”:
  1、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可参考“阅读知识点归纳”)
  比喻,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 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
  2、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详见“阅读知识点归纳”)
  3、“三想到”是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二、关于句子的作用,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思考:思想内容上与结构上(参考“阅读知识点归纳”)
  第一个方面:思想内容上:
  ①联系本句的含义。
  ②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③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
  ④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1)比喻: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人: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3)衬托 :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4)对比: 用什么与什么相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5)反复:“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表达作者什么感情,升华主题。
  (6)象征: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其表达效果是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什么特点。
  第二个方面:结构上:
  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
  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与前文照应(呼应),使结构严谨。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
  (1)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2)伏笔: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或时间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什么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3)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加深或者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时间预作暗示。作用是前后(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密,中心更加突出。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者人物命运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
  三、理解概括某些段落的的内容与作用。
  第一个方面:内容上:
  1、注意抓中心句与结构句(承上启下句、总结上文句)
  2、注意表达的语言: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或者何对象怎么了。
  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第二个方面:结构上:
  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
  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与前文照应(呼应),使结构严谨。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
  四、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
  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必须进行整体阅读。所谓整体阅读,是说通过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语料。这种把握应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的要求。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
  1、研究标题与头尾。
  2、注意文章的中心句。
  3、分别概括每段的大意,然后进行归纳与整合。
  4、注意侧重点:以记人为主的文章,要侧重抓人物形象的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文章,要侧重分析事件所蕴含的本质意义。
  (1)整体观念。
  (2)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
  (3)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并依据表达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以联想与想像去体味补充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去体味作品的语言精妙。
  (4)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巧妙答题。
  (5)注意突破思维定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
  4.答题完毕,认真检查。
  九.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作品进行客观的恰当的评价。不能无原则地拔高,也不能有意地贬低。评价要紧扣作品内容,有理有据,具体、充分、有深度。需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通文意。通读全文,弄懂文意,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关注重点词句,注意重点文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联系上下文解答试题。
  (2)审题意。看清题干考查内容的提示,答题的要求,留意相关的提示语。
  (3)扣词句。重点词句、重点句子、语段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关键,要抓住不放。还要找到对应的语段,扣准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认真辨析作答。
  (4)据事理。要善于参照事之常理,去分析、理解、评价作品。
  (5)依常理。用真情实感去体味,以“人之常情”来判别。
  高考临场阅读不同于平时阅读,因此我们进行考场阅读训练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上。我们认为,在进行课文阅读理解和练习各类试卷时,应反复强调并落实下列习惯和要求:
  第一、调整心态冷静答题。
  要引导学生克服对阅读题的畏惧心理,增强信心和恒心。现代文阅读赋分一般都比较高,每分要志在必得。 第二、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阅读课本,文前有提示,文中有注释,文后有思考练习,这些都为我们准确理解课文提供了很多有效信息。试卷选文虽不及教材信息多,但也提供了不可忽略的有用信息。比如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三、确定区域圈点勾画。阅读大段现代文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第四、靠船下篙摘取原文。张建华先生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高考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答案。要使学生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第五、先拟草稿写全写顺。
  回答阅读理解简答题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踩点”给分,二是要文通字顺。因此,不怕你多答,就怕你不答或少答,更怕龙飞凤舞看不清看不懂或出现病句错别字。我们认为,既然多写一般不扣分,那么如不限定字数可鼓励学生答题时尽可能多陈述自己的见解。有时可先看这一题的赋分值,如是6分,可能至少要答2、3个要点,不能少写。需要强调的是,简答题实际上和作文一样,十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因此提高答题质量的唯一有效办法是培养学生先拟草稿反复修改的习惯。
  现代文阅读训练面广量大,任务繁重,但我们不能因此退却,而必须知难而进。必须提高认识,树立信心,讲究方法,重在效果,师生上下共同努力,力争打赢这场硬仗。
  诗词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思路指导
  高考诗歌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后,重视了阅读理解能力,也加大了答题的难度。每年高考考生在这一板块上失分相当严重。尽管各种教材、资料对诗歌鉴赏方法归纳很系统,但或过于理性,或过于详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笔者拟定从高考常考题型的答题思维角度来简单谈一下,希望能对学生答题有所启示和帮助。
  题型一 分析“诗眼”型
  【题型评点】
  “诗眼”是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一般指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有时也指能传达主旨的一个句子或关键词。 “诗眼”分析题型,命题角度小巧,主要从语言角度来考查诗句中炼字、炼句的技巧。这种题型在2003年高考全国卷中考查了。在以后的几年中,因其命题角度小巧、难度适中而成了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命题特点】
  在题干中有两种问法:一是先要求找出诗句中用得生动传神的字或词,然后要求结合全诗阐发理由;二是预设一种前人评点(“诗眼”已指明),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观点,再阐发理由。题量上一般只有一个,包含两个问题。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1、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词?为什么?请结合诗歌简析。(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
  2、提问变体有:①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②本诗某句用的甲字,在其它版本上用的是乙字,你觉得甲、乙两字哪个更好?为什么?(如2004年高考湖北卷和辽
  宁卷)
  【简易思维】
  1、读诗句,定“诗眼”。若问字词则抓句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若问句子则抓诗歌情感句、议论句、警策句。
  2、阐发理由,注意层次。先解释字词的字面意义(概念意义),再回归原诗分析所用修辞及其效果(语法意义),最后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炼字效果(语境意义)。分析既联系整体又着眼于细节,点面结合。
  3、答案表述格式:判断??—解释(本意)—分析(手法及效果)—总述(效果)。
  【典型题例】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高冠谷口招郑鄠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氤氳。
  “诗眼”指的是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简析:此题为“诗眼”分析型,主要形式是先判断再评析,共两问。题干中已把“诗眼”定位在第二联写景的句子,只要抓住句子中的动词或形容词即可找出“诗眼”来。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然”、“暖”。(判断)“然”通“燃”,意思是说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要为它们送去温暖,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字面意义)该联中作者用拟人手法,绘形绘色,精练传神地描写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抒发了诗人对朋友这种恬淡闲适隐居生活的渴望之情。(语境意义)
  题型二 分析意境型
  【题型评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的诗词占据了古诗词的半壁江山。无论是写景、借景抒怀,还是托物言志,都要注意景、境、情的有机统一。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是依托景物(意象)、环境(意境)而存在的,因此鉴赏诗歌要从景、境入手去分析诗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分析意境是诗歌鉴赏中最为常见的题型。
  【命题特点】
  命题时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是分析诗中景、诗中境、诗中形象,并能概括其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一是对诗歌的艺术特色作深层地理解分析。题量为1-2个,命题点主要有:意象特点概括,意境再现与特点概括,形象及其情感的分析。
  常见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这首诗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
  【简易思维】
  1、解读全诗,勾其玄要。要总体把握意象、形象的特征 (什么景、什么地、什么时令、什么人、什么特征) 。
  2、理清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的关系。有时诗中所描写景物比较复杂,要分清景物间的主从、详略、先后、虚实、动静、点面等关系,分清景与情之间的并列、因果、互衬、交融或交叉等关系。
  3、分析写景技巧,主要从三方面考虑:层次角度(时空顺序、动静虚实、色调冷暖、正反点面等),遣词造句(炼字及修辞手法),具体技巧(渲染、烘托、白描、对比、象征、比兴等)。
  4、体会意境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达志向,抒发情感等。
  5、语言组织:先分后总,联系诗句,分条作答。
  注意问题:
  1)描绘诗中图景、形象,不能翻译诗句,要用自己语言再现。既要忠于原文又要适当创新。
  2)概括意境气氛和形象的特点用语要全面准确。
  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体,要突出题干中的“怎么样”,而不是“是什么”。
  4) 分析纯写景诗时,就诗论诗,不必牵强附会地向作者境遇和时代背景上靠。
  【典型题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日 暮 (杜甫①)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写下此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简析:本诗首联化用《诗经》中的“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句,另创新的意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村寂静的图画。“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淡淡的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自然 让人从阒寂冷清的村落想到家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隐隐透出诗人思乡恋家之情。 参考答案: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农家柴扉紧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
  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暮年济世渺茫的人生悲凉之感。
  题型三 对前人评点再评价型
  【题型评点】
  对前人的评价或诗论进行再评价是一种开放性的题型,它自由性、综合性、创新性都较强。答题时着重在阐发理由,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命题特点】
  一般先引用前人或诗论中有关该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上的评论,然后要求你去判断(是否同意),并阐发理由。题干文字表述格式:前人评论(诗论引文)—要求判断(是否同意)—阐发理由(为什么)--要求(结合全诗)。
  常设立的评价角度有:评“诗眼”,评关键词句,评思想内容,评艺术手法等等。
  【简易思维】
  1、解读题目,明确要求。即弄清前人评论的具体角度(内容、技巧、炼字、感情基调、语言特色等),诗论引文中已知的信息(评论角度、对象、已告知的特点概括等)。
  2、精读诗歌,整体感知其主旨、情感、抒情方式和写法上最明显的特点。
  3、对第一问“是否同意”原则上要顺应命题者的意图(同意),但也不绝对,然后回归原诗阐发理由。
  4、恰当选用诗歌鉴赏术语、概念作理性分析,不能就诗论诗。
  注意问题:
  1)切忌以术语、概念代替分析,分析要有原文意识,应有理有据。
  2)分析要有条理,有几问就答几问,其提问顺序一般不能更换。具体表达时,内容与技巧两个角度不要交叉表达。
  3)运用术语要准确,切忌张冠李戴,答非所问。
  4)高考只答第一问,一般是不给分的,必须有分析。
  5)答案语言表述上要注意逻辑性和文采性。
Tags: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