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七周社会课教案

日期:2019-4-8 14:44 阅读:

专题2  第一节  认识角色

课题  人的多重角色

一、教学思想设计

(一)学生分析(学习状况)

1.学习起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在预备年级熟悉如何处理好同学友谊师生关系和初一年级的怎样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在初二进一步懂得如何融入社会,在多种角色之间摆正自己的位置,因此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以人的多种角色作为学习内容实际并不陌生,学生应当有话可说;同时毕竟他们年龄还小,在角色责任和角色转换方面有很多困惑,因此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沟通显得尤为必要。

2.学习心理状态(知识、能力、态度等)从学生认知角度来说,初三学生普遍知道人有多种角色和其应负的一些责任,但在实践中,往往是知行割裂,知情不一,同时在社会负面信息和现象的影响下,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困境。因此对他们一些教育与启发是符合现实的。

(二)教材分析

《人的多重角色》这一课时,从课题角度来看同学们还是熟悉的,因为在不少课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到并实践;这方面的内容如今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理性认识的上升,在行为方面也与时俱进。本课时一要懂得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有的角色关系是无法改变的,有的会随着年龄职业等因素发生变化,要知道和懂得如何调整角色行为和角色期待,成为一个接纳自己也能容纳他人的人格完善的社会人。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分析:

1)  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分别扮演着哪些社会角色,每种角色自己和他人的期待有和异同。观察和分析一些典型现象或事例,学会换位思考。

2)  通过体验交流辩论和接龙表演等理解角色的多样和角色冲突时如何适当调整。

3)  学会换位思考,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每一种角色表现,成为受人欢迎的社会人。

以上教与学的目标设置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力求解决一些学生实际存在的困惑:如小干部学习与工作、人际交往的冲突;青春期少年与父母关系僵化;网络与现实的矛盾等等。让学生在体验中交流,在讨论中明理,在实践中调整,使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有更好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及分析: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角色期待与角色冲突”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学生新接触的理论,从操作上来说如何正确扮演每一种角色使之成为融入社会的正确行为,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因此必须通过学生有共鸣的案例加以引导。

二、教学资源策略的选择与使用

教师以诱导式教学方式组织学生感悟体验生活中的角色活动,具体可以让学生以演小品、讲故事、讨论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具和资源的选择上辅助一些投影和本校学生心理信箱的一些材料。

三、教学准备工作

1.学生的准备:收集并填写自己作为学生、朋友、子女、网民等不同角色的典型故事。准备两个自己在生活中感到困惑的问题。

2.教师的准备:自拍一段在不同场合的录象,供上课时分析用。网上收集角色方面的一些知识作成小贴士。

四、教学流程整体框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第一环节:导入

投影张柏芝作为影星、歌手和母亲的三张照片。

 

交流自己更喜欢作为哪种角色的张柏芝?为什么?

 

初步涉及角色分类、角色行为和角色期待。

第二环节(研读并表演会变脸的老师)

组织学生分组接龙表演(分四组)。

 

学生表演《变脸的老师》

按实习前后分成四个连贯的片段。

第三环节(组织讨论)

提问:你们喜欢实习何老师还是正式何老师?说出理由。

学生说明自己的喜好和理由。

尽量让多一点的学生发表意见。

第四环节(透过表象找原因)

小组讨论与交流:为什么何老师前后变化如此大?

学生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角色转变、角色期待等思考。

第五环节(合理想象)

设想十年后的何老师会有什么变化?

情景表演《十年后》

 

 

总结学生联想表演说明角色会随着年龄、地点、职业经验等发生变化。

第六环节(拓展:我的角色转换

播放一段老师本人在家、校、菜场 的不同角色行为的录象。

交流自己在社会中有哪些角色?自己的哪种角色比较符合自己(家人、社会)的期待?哪种角色很不适应,有什么困惑?有妙策解决吗?

 

发动各组自发交流并力求学生学做小小心理咨询师。

总结

请同学谈启示

学生交流

教师在学生发言基础上归纳出本课时(手指)内容。

 

 

Tags:第七,周社会,社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