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8 除三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日期:2016-3-3 10:30 阅读:
1课时

8 除三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梳理故事内容。注意读准“暴烈、欺侮、抱怨、敬重、横行霸道、拍手称快、东奔西突、惊涛拍岸、浊浪冲天、同归于尽、奔走相告、痛改前非”等词语,了解几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详略处理。

     2.通过自读自悟、师生研读、积累“痛改前非、横行霸道”等四字词语,发现文中对仗、排比等语言规律,体会其妙用,并能用关键四字词语及对仗、排比的句式复述故事内容。

     3.通过对比与联想体悟周处除三害的具体过程。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的道理,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化故事的喜爱。

2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这册教材中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单元的配套阅读课文。课文根据《世说新语〈周处〉》改写的,是一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它具有情节生动,画面感强,想象奇特丰富等特点。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恶霸周处由于不明事理,作恶多端,遭人怨恨。后来有人出主意,用激将法让他去除掉害人的猛虎和恶龙。周处果然中计,杀死了猛虎和恶龙。周处的壮举非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听到的却是人们欢呼他死的声音。人们的举动让周处决心痛

改前非,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朴素明快,适合三年级孩子阅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地训练略读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师生研读、积累“痛改前非、横行霸道”等四字词语,并能用关键四字词语及对仗、排比的句式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略读四门基础功课读、找、析、述,了解几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详略处理,发现文中对仗、排比等语言规律,体会其妙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课前谈话,知晓体裁。

        引入第8组单元提示。

        1.夏夜的星空下,冬日的炉火旁,我们最喜欢的做的一件事就是听爷爷奶奶讲有趣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你都听过哪些?(预设: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武松打虎……)

        2.说话训练: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特点。

         孩子们,这些故事为什么能代代流传,深深地吸引我们?

学生自由发言。(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情节离奇曲折、跌宕起伏……)

        3.那么今天我们就再来讲一个精彩的民间故事——《除三害》。

设计意图:练习说话,引起兴趣,进入情境。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疏通问题。

        我们先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故事(板书:读),解决一些小问题。

1.出示初读问题。

  (1)题目中“除”和“害”分别是什么意思?

 (2)“三害”指哪三害?画出相关的语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交流初读心得。

(点拨)

(1)字音:“周处”的“处”是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横行霸道”的“横”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二声。“除”指“除掉”。“害”指祸害。

(2)“三害”指的是山间的猛虎、河中的恶龙、地上的周处。(板书:猛虎、恶龙、周处)课文讲述了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从题目就可以概括故事的内容。

(3)老虎凶猛,扑食路人,蛟龙凶恶,打翻船只,我们要是碰到猛虎和恶龙,恐怕都会丢了性命。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将猛虎、恶龙杀死呢?(预设:力气大,武艺强。)

(4)不过周处平时把武艺用在了谁身上?(联想填空)

周处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看见有人在卖香喷喷的包子,他就_________________;觉得路边的水果摊碍事,他就______________;我经过时不小心踩了他的脚,周处就__________________。(读出周处横行霸道)

用第一自然段的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周处真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祸害。(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5)第一自然段是直接描写,还有一些语句并没有直接写周处,却也能体现周处的为人和人们对周处的害怕。例如:

背地里人们都抱怨(yuàn)——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我们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点拨:“背地里、抱怨”说明百姓们对周处敢怒不敢言,“永远没有”体现百姓们对周处痛恨至深,都从侧面表明周处平时欺侮百姓,横行霸道,给人们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还能体会出周处的为人。用横线画出,并读出感情。(相机处理句子)

句子1:有人出主意:“干嘛不叫周处上山杀虎,下河剁龙呢?这样三害除了两害,不也好么?”有人壮着胆子去找周处,见面就夸他胆子大,功夫好,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没有谁能比得上他! 

(点拨):“胆子大、功夫好”;“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表明周处艺高人胆大,所以“杀虎、剁龙”也被称为“伏虎降龙”;“壮着胆子”,体现周处性格暴烈,人们都很害怕他。

句子2: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

(点拨):看了人们的反应,你有什么疑问么?预设:人们为什么喜气洋洋?你们的问题也是周处的问题——“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

句子3: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可是人们只是远远地朝他点点头,赶紧躲开了。

没有人敢告诉周处答案,他陷入了沉思……(引读)

他想起自己骄傲自负,得意洋洋——周处拍拍胸脯说,“那猛虎和恶龙只敢欺负你们胆小的,看我收拾它们!”

他想起自己横行霸道、欺侮百姓,所以——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可是人们只是远远地朝他点点头,赶紧躲开了。

活动3【讲授】(三)析读除害过程,学习精彩语句。

        (过渡)一言以蔽之,周处就只是个性格暴烈、横行霸道、丧尽天良、一无是处,无药可救的人渣!孩子们,是这样么?

出示:周处拍拍胸脯说,“那猛虎和恶龙只敢欺负你们胆小的,看我收拾它们!”(预设:不是,周处愿意为大家除害,而且武艺超群。)

点拨:是啊,艺高人胆大,就让我们跟随周处去降龙伏虎,领略他的武艺超群。

1.析读任务:

   分别找出描写降龙伏虎的段落,读出感情;并结合精彩的语句谈谈为何说周处武艺超群?(板书:找、析)

2.比较详略。(点拨:杀虎略写,剁龙是详写。)

    相机处理句子。

训练1:比较武松打虎的段落,说一说。

句例

(1)武松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2)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躲开老虎的攻击。 

(3)武松左手紧紧地揪住老虎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只顾打。 

想象周处大虎的情景,运用恰当的动词描述杀虎过程。

训练2:对比造句

A、“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忽而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

她在湖边悠闲地散步,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眺望远方。

时光不能倒流,曾经犯下的过错无法挽回,但是可以——弥补、改正——所以周处选择——痛改前非(板书:改)那孩子们,你们愿意给周处这样一个机会么?再次在街上碰到周处时,他有了怎样的变化?能结合具体的事例说说么?(自由发言)

活动4【练习】(四)拓展研读,积累语言——为何民间故事能写的精彩?

        1.使用了大量四字词语。

过渡:周处先伏虎降龙,后痛改前非,不仅受到了人们的敬重,更加受到朝廷的重用。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一心为民。西晋元康六年奉命率兵西征羌族,战死沙场,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点拨: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写得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是因为四字词语能让故事变得更精彩,你能用上下列四字词语来讲述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么?(板书:述)

欺辱百姓  同归于尽  拍手称快  痛改前非  横行霸道  受人敬重

周处本来倚仗自己力气大、武艺强,(          )、(           )。背地里人们都抱怨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于是,人们设计让周处上山杀虎、下河剁龙。周处迟迟不归。大家以为他和猛虎、恶龙(           ),个个(          )。周处非常惭愧,决定(           ),最终成了一个(            )的人。

运用了对仗、排比等手法。

    读读加下划线的短语和句子,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怎样读好?你还能从文中找出类似写法的语句么?

例句: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指导:对仗)

预设:

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

有人壮着胆子去找周处,见面就夸他胆子大,功夫好,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

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

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

朗读指导: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常出现三至五字的词语、短语或相同句式相连使用或上下句对应使用的手法。读时要找好意义停顿,读起来才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颇有“说书味”,这也是民间故事得意口耳相传,代代流芳的原因之一。

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浪子回头金不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设计意图:精讲精练。提高通过略读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带着问题读课文的好习惯。

活动5【讲授】(五)总结

        结语:华夏文明博大精深,还有更多精彩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待我们的挖掘,如《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只要我们带上阅读好伙伴,(课件出示:工具书、课外资料、已学知识、小组伙伴),把握好阅读四门功课:读、找、析、述,就能成为学习语言的小能手。

活动6【讲授】板书设计。

                            除三害

                读

                找             猛虎    杀            

                析             恶龙    剁                           

                述             周处    改         

           设计意图:抓紧思路、把握主旨

活动7【作业】教学反思。

        选读课教学不仅要重视文本内容,更要着眼语言训练。

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本课“自读感悟”走向“析读研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全心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中深入感受文本,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针对文本内容,我设计了根据课题提问:“三害是哪三害?谁除掉了三害?他是怎么除掉的?周处是个怎样的人?”以这一系列问题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比较清晰。

针对语言训练,我以“为何民间故事能写的精彩?”为核心问题引入四字词语的训练,排比、对仗等写作手法的训练,提升学生能力。

        不过,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问题的过渡不自然,特别是课堂的前半部分。每一次实战经验都是宝贵的,让我更上一层楼。

8 除三害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8 除三害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课前谈话,知晓体裁。

        引入第8组单元提示。

        1.夏夜的星空下,冬日的炉火旁,我们最喜欢的做的一件事就是听爷爷奶奶讲有趣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你都听过哪些?(预设: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武松打虎……)

        2.说话训练: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特点。

         孩子们,这些故事为什么能代代流传,深深地吸引我们?

学生自由发言。(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情节离奇曲折、跌宕起伏……)

        3.那么今天我们就再来讲一个精彩的民间故事——《除三害》。

设计意图:练习说话,引起兴趣,进入情境。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疏通问题。

        我们先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故事(板书:读),解决一些小问题。

1.出示初读问题。

  (1)题目中“除”和“害”分别是什么意思?

 (2)“三害”指哪三害?画出相关的语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交流初读心得。

(点拨)

(1)字音:“周处”的“处”是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横行霸道”的“横”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二声。“除”指“除掉”。“害”指祸害。

(2)“三害”指的是山间的猛虎、河中的恶龙、地上的周处。(板书:猛虎、恶龙、周处)课文讲述了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从题目就可以概括故事的内容。

(3)老虎凶猛,扑食路人,蛟龙凶恶,打翻船只,我们要是碰到猛虎和恶龙,恐怕都会丢了性命。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将猛虎、恶龙杀死呢?(预设:力气大,武艺强。)

(4)不过周处平时把武艺用在了谁身上?(联想填空)

周处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看见有人在卖香喷喷的包子,他就_________________;觉得路边的水果摊碍事,他就______________;我经过时不小心踩了他的脚,周处就__________________。(读出周处横行霸道)

用第一自然段的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周处真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祸害。(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5)第一自然段是直接描写,还有一些语句并没有直接写周处,却也能体现周处的为人和人们对周处的害怕。例如:

背地里人们都抱怨(yuàn)——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我们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点拨:“背地里、抱怨”说明百姓们对周处敢怒不敢言,“永远没有”体现百姓们对周处痛恨至深,都从侧面表明周处平时欺侮百姓,横行霸道,给人们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还能体会出周处的为人。用横线画出,并读出感情。(相机处理句子)

句子1:有人出主意:“干嘛不叫周处上山杀虎,下河剁龙呢?这样三害除了两害,不也好么?”有人壮着胆子去找周处,见面就夸他胆子大,功夫好,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没有谁能比得上他! 

(点拨):“胆子大、功夫好”;“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表明周处艺高人胆大,所以“杀虎、剁龙”也被称为“伏虎降龙”;“壮着胆子”,体现周处性格暴烈,人们都很害怕他。

句子2: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

(点拨):看了人们的反应,你有什么疑问么?预设:人们为什么喜气洋洋?你们的问题也是周处的问题——“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

句子3: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可是人们只是远远地朝他点点头,赶紧躲开了。

没有人敢告诉周处答案,他陷入了沉思……(引读)

他想起自己骄傲自负,得意洋洋——周处拍拍胸脯说,“那猛虎和恶龙只敢欺负你们胆小的,看我收拾它们!”

他想起自己横行霸道、欺侮百姓,所以——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可是人们只是远远地朝他点点头,赶紧躲开了。

活动3【讲授】(三)析读除害过程,学习精彩语句。

        (过渡)一言以蔽之,周处就只是个性格暴烈、横行霸道、丧尽天良、一无是处,无药可救的人渣!孩子们,是这样么?

出示:周处拍拍胸脯说,“那猛虎和恶龙只敢欺负你们胆小的,看我收拾它们!”(预设:不是,周处愿意为大家除害,而且武艺超群。)

点拨:是啊,艺高人胆大,就让我们跟随周处去降龙伏虎,领略他的武艺超群。

1.析读任务:

   分别找出描写降龙伏虎的段落,读出感情;并结合精彩的语句谈谈为何说周处武艺超群?(板书:找、析)

2.比较详略。(点拨:杀虎略写,剁龙是详写。)

    相机处理句子。

训练1:比较武松打虎的段落,说一说。

句例

(1)武松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2)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躲开老虎的攻击。 

(3)武松左手紧紧地揪住老虎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只顾打。 

想象周处大虎的情景,运用恰当的动词描述杀虎过程。

训练2:对比造句

A、“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忽而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

她在湖边悠闲地散步,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眺望远方。

时光不能倒流,曾经犯下的过错无法挽回,但是可以——弥补、改正——所以周处选择——痛改前非(板书:改)那孩子们,你们愿意给周处这样一个机会么?再次在街上碰到周处时,他有了怎样的变化?能结合具体的事例说说么?(自由发言)

活动4【练习】(四)拓展研读,积累语言——为何民间故事能写的精彩?

        1.使用了大量四字词语。

过渡:周处先伏虎降龙,后痛改前非,不仅受到了人们的敬重,更加受到朝廷的重用。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一心为民。西晋元康六年奉命率兵西征羌族,战死沙场,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点拨: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写得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是因为四字词语能让故事变得更精彩,你能用上下列四字词语来讲述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么?(板书:述)

欺辱百姓  同归于尽  拍手称快  痛改前非  横行霸道  受人敬重

周处本来倚仗自己力气大、武艺强,(          )、(           )。背地里人们都抱怨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于是,人们设计让周处上山杀虎、下河剁龙。周处迟迟不归。大家以为他和猛虎、恶龙(           ),个个(          )。周处非常惭愧,决定(           ),最终成了一个(            )的人。

运用了对仗、排比等手法。

    读读加下划线的短语和句子,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怎样读好?你还能从文中找出类似写法的语句么?

例句: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指导:对仗)

预设:

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

有人壮着胆子去找周处,见面就夸他胆子大,功夫好,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

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

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

朗读指导: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常出现三至五字的词语、短语或相同句式相连使用或上下句对应使用的手法。读时要找好意义停顿,读起来才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颇有“说书味”,这也是民间故事得意口耳相传,代代流芳的原因之一。

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浪子回头金不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设计意图:精讲精练。提高通过略读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带着问题读课文的好习惯。

活动5【讲授】(五)总结

        结语:华夏文明博大精深,还有更多精彩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待我们的挖掘,如《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只要我们带上阅读好伙伴,(课件出示:工具书、课外资料、已学知识、小组伙伴),把握好阅读四门功课:读、找、析、述,就能成为学习语言的小能手。

活动6【讲授】板书设计。

                            除三害

                读

                找             猛虎    杀            

                析             恶龙    剁                           

                述             周处    改         

           设计意图:抓紧思路、把握主旨

活动7【作业】教学反思。

        选读课教学不仅要重视文本内容,更要着眼语言训练。

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本课“自读感悟”走向“析读研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全心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中深入感受文本,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针对文本内容,我设计了根据课题提问:“三害是哪三害?谁除掉了三害?他是怎么除掉的?周处是个怎样的人?”以这一系列问题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比较清晰。

针对语言训练,我以“为何民间故事能写的精彩?”为核心问题引入四字词语的训练,排比、对仗等写作手法的训练,提升学生能力。

        不过,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问题的过渡不自然,特别是课堂的前半部分。每一次实战经验都是宝贵的,让我更上一层楼。

Tags:三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