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5上海中考语文作文题专家点评:把握文题关键词理解

日期:2015-6-15 15:19 阅读:
    实验学校东校语文教研组长 胡宜海点评:把握文题关键词理解
    中考作文题《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甫一拿到手,就有强烈的情感扑面而来.中学生写作文多是强调真情实感,文以"情"为第一要务.
    题目中"不止一次",用否定的形式,强调多次,其中蕴含的情感,远比"很多次",甚至比"千万次"都要来得更真挚、真切,就如课文《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中的句子"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未出生的孩子和已经死了的人",比"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更有味道,两句话意思一样,但以否定形式出现的文字,其背后传递的情感,恐怕是更有味道,更入人心.味道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对于文章题目文字的咀嚼,与其说是对语言的斟酌,不如说是对情感的"推敲",这样一说,对于审题来说,语言形式的涵咏也是路径之一.
    题目中的"努力",中国汉语词语,尽量使出自己的力气来做事.努力指用尽力气去做事情,后来指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比如说努力工作,努力学习.
    题目中的"尝试",一般是指人的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挑战,尝试,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从两词的解释,不难发现,"努力"是要传递一种态度,"尝试"是要写出一种"精神",由此看来,无论是努力还是尝试,都关乎情怀,是更高一层的情感,是更高尚的心境,题目更要求作文时,思考为什么要"不止一次努力尝试"?不止一次的动力是什么,努力尝试后面的原因事是什么,如果能有思考,文章会更有韵致,不落俗套.就如鲁迅曾经写到自己回忆性文章,他说"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抓住"鱼鳞"一词,就能品味鲁迅的回忆多是硬质的,如刀刮过.
    所以,对于文题的关键词的解释,也是审题的路径之一.
Tags:2015,上海,中考,语文,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