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礼让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报告

日期:2011-11-10 12:06 阅读:

‘礼让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报告

单位:重庆市梁平县礼让初级中学      姓名:邹万平

电话:13896365317                   学段:综合及其它

一、调查背景

⑴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法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学校礼仪教育,从整体上看是围绕礼让教育进行的。以约翰•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被称为美国的“官方哲学”,因而中小学的德育也是“个人主义”为第一的;英国和德国一样,学校德育或者说是宗教德育相当稳固,但没有专门的道德课,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只是在其他学科或活动中有些德育渗透。日本学校的德育渗透及培养方式和方法异常丰富,大量地引进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并融会于各学科中,形成崭新的个性教育。在韩国,人们见面、说话、告辞都有固定的礼仪,同时还有同事之礼、师生之礼、馈赠之礼,看似琐细的礼节里透露出一个民族尊老、互敬、好客的风气。韩国的礼仪教育始于幼儿阶段,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⑵市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北京、上海等已经走在时代的前沿,上海市正在大力推进《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纲要》,要求中小学要将《两纲》内容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使之作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使广大教师在深刻了解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明确知识与品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关系,在观念层面形成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内化德育渗透的意义,提高渗透意识。现在初中学生不“礼让”的表现为:如吸烟、酗酒、赌博等陋习;拉帮结派,纠集社会青年,聚众斗殴;敲诈勒索,欺侮弱小同学;乱拿东西,借物不还,甚至小偷小摸;满口脏话、流氓用语,给同学起绰号;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观看、传播淫秽物品;顶撞、污辱老师;故意损坏栏杆、开关、门窗等公物。

二、调查目的

本课题旨在为初中生创设充满关爱、友善的良好的礼貌行为,友好的待人方式,热情的态度,培养良好个性品格,营造积极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让师生共同享受自己的礼让成果。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教基[2006]5号文件指出:中小学校要制订符合本校实际和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强力推进;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1.学生发展目标:以学校特色为突破口,教予全体学生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注入和谐文化,鼓励学生发挥特长,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提供条件与保障。

2.教师发展目标:以打造名师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理想与态度、专业知识与理论、专业能力与技能的发展。

3.学校发展目标: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促使初级中学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培养学生育人的场所。

4.树外部形象、修练内功、创名校、展才华、争做好公民。

三、研究的现状

在美国孟菲斯大学历史系教授孙隆基看来:“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的原因是国人对婴儿排泄习惯的训练太过于随便。在传统时代,一般让孩子穿“开裆被”,可以随时随地大小便。受这种教育长大的人,当众擤鼻涕、挖鼻屎、搓身上的老泥,在人群中放屁,吃饭时将骨头吐在桌子上,把公共场所当作随便可以丢垃圾的地方,不守时间表,不守规则,对身体的动作不去控制等,就都不见怪了。

“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词。

在家里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一切都顺从他们的意愿,所以在学校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不在意、无所追求、期待无拘无束的生活。

自控能力差、好胜冲动。盲目模仿电影、电视,想做好汉、剑客。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理智或谨慎,不注意方法,不讲究礼仪,常为一点小事或一句不恰当的话而产生摩擦甚至大打出手。

虚荣心重。自私自利、利欲熏心,贪图享受,为达到目的又不愿意自食其力,专找歪门邪道。

 

坐公交车抢座,不依次排队乱撞,大庭广众脱鞋袜、赤膊袒胸,吃饭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常出现语言不文明,说脏话、乱吐口痰、乱写乱画、乱丢纸屑果皮,损人利己;在学习上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天钟,自卑自异,不善于与他人交往。

目前,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状况仍不容乐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倾向: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目的“功利化。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修校园“文化墙”,搞硬件建设等。这样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奠基学校育人品位的目标。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片面化”。有部分学校只注重了学校硬件、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等物质文化建设,但制度文化建设弱化,精神文化建设一片荒芜;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顾此失彼。三是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庸俗化”。中小学校园文化普遍缺乏核心校园文化理念,大多数学校依然存在生搬硬套,特色不突出的现象。有的学校“文化墙”内容杂乱;有些学校张贴的名人像、警句、格言过多,属于师生自己创作的内容很少,导致师生熟视无睹,形同虚设;又无法保证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四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激进化”。现在,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热”盛行,一些学校为顺应要求急功求利,“大跃进”态势十足。不利于学校精神文化的提炼和形成。五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骨干化”。大多数学校的参与者主要是学校骨干;教师中对此持观望或反对态度的不少,热情不高;学校活动不多,学生参与少,几乎呈被动的接受状态。显然,这样的校园文化无法让师生认同,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因此,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借助“礼让”校园建设紧密结合潜移化,全面提高师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内容:学生问卷与学生交谈,观察现象,问卷调查表上设计的内容有:农村初中生学生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校园文化建设,学风气等方面。

调查对象:重庆市农村初中部分学校。

调查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与师生交谈,观察校容、校貌相结合。样本来至于本县34个镇乡19所不同的初级中学,从中抽取学生1568人,分层设组,抽取示范学校发出卷532份,单设中学510份,镇乡初中508份。全部收回,总体不很乐观。

五、调查结果分析:

表1行为习惯现状调查统计(%)=   人。

内  容

%

内  容

%

内  容

%

互帮互学

105

6.7

坐公交车主动让位

32

2.0

乱写乱画

121

7.7

认真学习

109

6.9

衣冠不整洁

94

6.0

乱丢纸屑果皮

194

12.4

乐意接受意见

98

6.3

踏鞋

75

4.8

打架斗殴

39

2.5

关心集体

85

5.4

留长发

103

6.6

打牌赌博

28

1.8

尊老爱幼

45

2.9

说脏话

137

8.7

爱私自上网

89

5.7

遵守纪律

101

6.4

乱吐品痰

113

7.2

 

 

 

 

表2:学校文化现状调查分析统计(%)=  人

Tags:礼让,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