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影响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日期:2013-12-25 15:57 阅读:
     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其中,生理因素如遗传、发育、疾病等是能否实现心理健康的自然基础,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其成熟发展水平等内部因素则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因此,对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一般来说,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几个方面来分析。
    1、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家庭环境不良,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体来说,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主要有:
   (1)不良的家庭类型。对社会不信任的家庭、为达目的不惜冒险的家庭、只图眼前快乐的家庭、爱动武的家庭、缺损家庭等,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错误的家教方式。父母的知识、经验、受教育程度以及教养态度、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发育、人格发展以及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溺爱娇惯的教养方式,会使孩子独立性差,性格胆小,退缩、依赖性强,或过分自我中心,好强任性;专制粗暴的教养方式,会使孩子对家庭冷淡、疏远、不满、抗拒,直至敌意、憎恨,形成粗暴、虚伪的性格;歧视略带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养怀疑、孤僻或憎恨、粗暴的性格;而忽视放纵的教养方式,易使孩子形成懒惰、任性、不安的性格。
   (3)紧张的亲子关系。紧张的亲子关系不仅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而且还会因为孩子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正常满足而产生负性情绪体验,如沮丧、压抑、愤怒、绝望等。这些消极的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障碍。、行为问题和各类心理疾病。
     2、学校因素
   (1)教育方式不当。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这虽为大家所公认,但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都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的作用。研究材料表明,如果学校的教育思想不端正,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少数尖子学生身上,或使多数学生产生自卑或 逆反心理;而少数尖子学生则易产生优越感,不能正确认识评价、对待自己和他人,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教师如果不了解或不关心爱护学生,在教育中采取命令的方式或强制、粗暴的态度,或对他们苛求、严厉惩罚等,会严重挫伤其自尊心与自信心,造成学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学习负担过大。当前不少学校和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无限制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作业负担,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不仅无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反而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从而引发不少学生的厌学、惧学情绪,促使一些学生抑郁情绪和固执行为的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发展起 了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精神疾病的产生。
   (3)人际关系不良。研究表明,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如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小学生若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悦纳、肯定和尊重,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同伴的情谊,他在学校集体里就会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其身心便会得到健康发展。反之,一个在师生关系和集体中经常受到冷落、排斥或否定的学生,会形成自卑感或产生敌对情绪,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3、社会因素。
    尽管小学生受到的主要外界影响来自于家庭和学校,但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小的。社会文化、社会风气、社区的人际氛围,无不对成长中的小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媒体发达,各种不良的思想观念可通过多种渠道给小学生以负面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剧变、价值多元化也易使小学生单纯的心灵不得不面对太多的相互冲突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心理冲突增加。此外,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竞争日益加剧,贫富差距明显,成人的心理压力增大,所带来的焦虑、浮躁情绪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
    4、个人因素
   (1)体质与生活卫生习惯。体质作为有机体活动的生物学基础,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一般来说,体质好的小学生精力旺盛,反应灵活、协调,适应能力、免疫能力强,更能有效应付各种压力,减少其对身心的不利影响。由于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都是受神经系统调控的,所以在一个人的体质中,尤为重要的是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及功能特点。神经系统发育良好,就为人的身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若由于先天或后天的不良因素,(营养不良、病毒感染、不良药物、产伤等)的影响,致使大脑发育不良,便会导致智力落后的心理障碍。此外,不同的神经系统类型特点也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如,胆汁质的小学生的神经类型为强而不平衡,易发生冲动性、激惹性方面的心理问题,而抑郁质的小学生神经类型为弱型,易发生孤独、自卑的心理问题。
    身心是统一的有机体,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重视身体健康,注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生活卫生习惯,是维护与增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
   (2)早期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对孩子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或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可能会影响其一生,使其经常容易处于焦虑状态;或者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遭遇到重大的打击或创伤性体验,如被遗弃或被强暴,无疑它会在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影响其心理和行为。
   (3)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的动机欲望、态度、情绪、目标和反应同时出现,在人们内心进行争斗,既无法抛弃任何一放也无法把两者协调统一起来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例如,如果一个人对某人很不满,但又不想得罪对方,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时就处于一种心理冲突之中。心理冲突在个体准备做出选择或抉择时,面临着矛盾的情境:选择这一样,同时却要丢掉另一个机会。这就使很多情况下个体的选择很困难。许多学者,特别是心理动力学家认为,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健康的大敌。心理冲突会使个体焦虑、失望,造成内心痛苦,甚至可以成为心理疾病的直接诱因。
    小学生经常面临的冲突情境有:在学习方面,学校的要求与个人的兴趣方面的冲突,自己理想的学习成绩与学习现状之间的冲突,个人的爱好、兴趣与学校、家长的限制之间的冲突,多种活动兴趣之间的冲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等。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重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并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懂得合理欲求,学会衡量利弊,善于取舍乃至“忍痛割爱”,该断则断,及时解决心理冲突。
   (4)耐挫折能力。耐挫折能力是一个人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个体受挫折后的消极反应(包括攻击行为、退化行为、退缩行为、固执行为等)常会成为引发小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
    小学生耐挫折能力普遍不高,这是与他们身心发育未成熟有关的:他们的认识水平低,社会生活的经验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不高。因此,教师和家长一方面要注意优化环境,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挫折;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学会合理认知、积极认知,学会调节情绪,并不断提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Tags:影响,小学生,心理,题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