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给后进孩子一点缓冲时间

日期:2013-11-27 08:45 阅读:
    二十年做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告诉我,做后进学生的工作与做相对优秀的学生的工作比起来,前者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智慧远远高于后者。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发现;适当地给孩子一点缓冲,不但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让他们的生活也充满阳光。
    一、在目标上给一点缓冲
    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对于大多数有自控能力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遵守的,但是对于从小没有良好的家教环境、长期我行我素的学生来说,无异于精神枷锁。这些规定对他们来说要求太高,一下子是不可能或者是很难达到的,久而久之,我们常说的“破罐破摔”的现象就产生了,教育工作者“恨铁不成钢”的各种尊容应运而生。这时,一系列不够理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还会加重学生的抵触情绪。如何让这些孩子认可这些规定,直至自觉地遵照执行呢?我采用的办法是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即给这些孩子减少要求、放低要求,消除他们思想上的顾虑,给他们足够的自信,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能行。比如,有的孩子上课爱讲话,做小动作,既影响自己又影响别人,屡教不改。我就给他们设计了三级目标:自己玩,但不影响别人→自己不玩,也不影响别人→自己不玩,同时抵御来自别人的诱惑。我先让学生基本达到第一个目标,并在一段时间内坚持做到,然后抓住时机再依次提出第二级、第三级目标。标准降低了,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同学的信任和自己的努力下就比较容易做到了。一个要求达到了再提其他的要求,循序渐进,教育效果就显而易见。
    二、在时间上给一点缓冲
    思想教育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化课是要求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关的概念、原理等等,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而心理教育是要改变人的心理状况,教育者必须首先引起受教育者的主观心理愿望,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和干预,才能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维护。学生的健康心理形成需要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在时间上给一点缓冲。
    有些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控能力较差,常常在有意无意间做错事。这时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指责他们,哀叹这些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只能是自寻烦恼,不会起到丝毫的积极作用。所以,我就在时间上给孩子们一些缓冲。具体的操作宗旨就是;学生一时做不到的事情,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慢慢做到;如果学生第一次做不到,就给第二次、第三次机会再做到。我教过这样一个孩子:他总是管不住自己,上课爱动,不按时完成作业,下课爱打闹,经常有人向我告他的状,有时一天内有四五个人告状,他的顽皮几乎全校皆知。每次批评他的时候,他的态度特别诚恳,一脸的真诚,嘴里总是说“老师,我再也不干了,我保证改”,可是一回到教室老毛病又犯了。我后来就和他一起制定了一套计划:在一个星期之内如果只犯两次,老师不批评,还会得到奖励;在一个月之内如果只犯五次就会得到奖励……依此循序渐进。两年后,所有师生共同认为该生的变化特别明显。
    三、在心理上给一点缓冲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如果我们过急地追求教育效果,孩子承受不了,务必事与愿违。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在心理上给孩子一点缓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学生心灵上的阴影是很重的,这样的学生往往有两种心理发展走向:一是自轻自贱,认为自己真的“天生不是上学的料”;二是部分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教师产生反感,以至故意违反校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尊重、保护和培养学生上进的自尊心,对待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切不可有一点疏忽。
    四、 在舆论上给一点缓冲
    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也有成人一样的思维和需求。他们也需要受众人的欢迎,希望有很多的朋友,舆论则是达到这一效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表扬、批评适度,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保护他们的自尊,树立学生在同学中的威信。比如,有的学生不守纪律,经常捣乱,影响班级荣誉,所以遭到集体的排斥。这时,我们就应该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告诉他们:这些同学虽然调皮,但他们也是我们班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主动和他们交朋友,为营造良好班集体出力;而不是一味地谴责、疏远他们,使他们自暴自弃,走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要创造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的不安、孤独、自卑、烦恼等不良情感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心理问题解决需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直至水到渠成,不令而行。我们要善于等待,坚持不懈。心理教育必须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否则,教师讲得再多也没有用。
    为后进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内适当降低要求,不是迁就,更不是纵容,而是一种艺术。教师要善于发现积极因素,抓住时机给予鼓励和帮助。只有用科学的态度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受到劳作千般苦,方得硕果扑鼻香”。       
Tags:后进,孩子,一点,缓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