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北京七成以上小学生参加校外学习班

日期:2013-1-4 09:48 阅读:

        12月20日,北京市教委召开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项目推进会,由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受托担纲的“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项目组正式发布调研报告,来自学生和家长的数据共同表明,七成以上的北京小学生本学期参加了校外学习班,1∕6以上的学生每周参加校外班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项目推进会上,北京市教委总结一年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的推进成效,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进行了部署。北京市教委自2011年在全市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以来,确定了坚持“育人为本,科学减负,促进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思想。一年来,采取五项措施有效推进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工作。一是,制定减负行动计划,明确减负工作的出发点是围绕“育人”,努力转变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观念、方法和行为,积极促进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和健康成长;二是加强了减负工作制度的建设。先后建立起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建立了减负工作推进制度,通过定期的监测、定期召开年度推进会、年度总结会以及行政动员等方式,调动区县、学校减负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三是积极搭建减负工作宣传、交流平台,不断凝聚减负的共识。组织开展了“减负大家谈”征文活动,得到区县教委和学校的积极响应,共征集了近1500篇减负对策、经验、理念的论文,进一步在基层学校、教师中宣讲了减负的思想,形成了区县、学校、教师的主动减负的共识;四是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通过实验校教师培训指导、减负实验校方案解读、学科教师教学策略研究、暑期实验校教师培训等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五是抓住关键、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减负项目组针对监测中所反映出的学生作业形式单一、作业简单重复的现象,开展了作业减负研究,优化作业数量、与内容,使学生的课后作业更加符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监测学生的学业成效的作业评价作用;同时还开展了综合减负,构建高效科学课堂的实验,总结了一大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学校典型与经验,在全市减负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会上,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要深入开展减负实践探索,健全机制,进一步明确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内外联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减负要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相结合,今后从市级层面将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课程。此外,市教委还将进一步完善减负工作的相关制度,加大科学管理的监测力度,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负担监测试点,以及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作用。

新闻内存

七成以上小学生参加校外班 超八成教师认为校外班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在当日的减负项目推进会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项目组正式向全市发布了项目组实施学生开展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的有关数据。此项调查涉及的调查对象共分小学三年级学生和五年级学生、小学生家长、小学教师和学校干部,共回收学生有效问卷1721份,家长有效问卷1688份,教师有效问卷1565份,干部有效问卷186份。

来自学生的数据显示:参加校外班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74.8%,其中集中在“1~2个”的选择上,占47.8%,选“3~4个”的约占20.8%。

来自家长的数据显示:除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70.5%的学生参加了校外学习班,其中以参加1~2个校外学习班为主,占到50.4%。

对家长的调查还考察了学生上校外班的时间。数据显示:35.6%的学生校外学习班的时间为2~6小时, 17.4%的学生每周参加学习班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相当于每天给这些学生增加了1小时以上的上课负担;如果算上校外班布置的作业,每天给这些学生增加的学习时间,就远不止“1小时以上”。

本次调查还显示,超过八成的教师认为校外班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家长安排校外学习过多”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来源,其中以城镇和城市教师居多。

Tags:北京,七成,以上,小学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