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小升初学生和家长何时跳出奥数的漩涡

日期:2012-9-6 11:08 阅读:

        北京9月4日电开学前夕,北京市发出严禁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的强硬指令。这本该是个让无数家长“解脱”的利好消息,然而,面对依然严峻的升学压力,“上还是不上”依然是家长们心中纠结的事情。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起对奥数“是与非”的讨论。通过意见的碰撞与交流,人们依然在寻求“奥数”降温的妙剂良方。

  小升初数学:奥数家长的“心魔”

  “我一直把‘奥数’定位为小升初数学。”自称“职业家长”的“无言”毫不讳言。目前,北京像“无言”这样自称“奥数家长”的群体庞大。

  “火爆奥数的直接推手是全社会一种非常功利、一元化的价值观。”在培训机构任教的咏鹏说。

  自称“没追求”的“非奥数”家长邓洪勇说,自己小时候也上过奥数课,老师会引导学生尝试一题多解。而现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抹杀了数学应有的魅力。

  家长“无言”说,孩子现在并不是主动学奥数,原因主要是教学模式死板、题型过于深奥,甚至有时连具有较高数学水平的家长都难以解答。

  “剥开‘奥’的外皮,‘奥数’就是超前学。”“无言”无奈地说。

  从事多年教育辅导工作的光华鼎力教育机构负责人武俊杰认为,奥数本该面向学有余力、学有潜力的孩子,而我们却把一项本该是“竞技体育”的项目当成“全民健身”运动了。

  有专家作过统计,只有5%至10%的孩子真正适合奥数学习。

  根据光华鼎力教育机构为中考、高考学生所做的评测跟踪,学奥数并不是升学竞争的唯一通途。一些数学表现平平的孩子完全能够凭借综合素质升入知名高校,一些对奥数毫无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在大学的理工类学科表现优异。

  对“奥数”说不:教育是一辈子的事

  近几天,紧随“禁奥令”,又一个震动不小的消息不胫而走:北京市拟在电脑派位的基础上,实施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能力统测,以此作为升学参考依据。

  有人担忧,这项政策在短时间内会遏止疯狂奥数,但很快又会出现其他类型的课外补习。

  在“中国教育在线”发起的讨论中,一些孩子“奥数”成绩突出的家长表示仍将让孩子不带任何压力地学习“奥数”;而孩子成绩平平的家长则表示有可能会让孩子在语文或英语课外辅导中选择一门。

  

  “语文、英语、音乐、围棋等其他学科如果达到今天奥数培训的规模,对教育来说是更加悲惨的事情。”咏鹏说,如果学校与学生之间一定要以升学率为指标作出双向选择,奥数作为小学唯一的理科主课,可考查性最强,目前的地位有其合理性。如果以升学率为指标的导向不变,即使奥数隐退,其他的考查方式一样会刺激培训市场。

  司娜是一名“一直抗着不让孩子上奥数”的家长,她坚信“教育是一辈子的事”。因为在一所学校担任青少年心理成长督导教师,她看到很多孩子因为“奥数”产生厌学甚至厌世情绪。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课外辅导班时,首先要看看孩子‘是豆还是瓜’,否则就会给孩子造成困扰或伤害。”司娜说。

  倡导新教育理念的家长田小麦认为,孩子是个性化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每个孩子天赋不同,道路也不相同,哪一条路最适合他,他就会有兴趣开始,并愿意坚持。

  共同的期盼:让孩子用其所长、学其所爱

  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显示,小学教育应该是“零成本”教育,三年级之前要着重培养习惯,四年级以后注重培养技巧和方法,否则学生以后的学习都会比较吃力。

  清华紫光教育机构咨询专家廖祥兵认为,麦当劳、肯德基、辅导班、游戏机已将孩子们的童年“格式化”了,他们的知识储备与未来高考改革的方向大相径庭。近年来的高校自主招生过程,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拥有宽广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语言的表达。

  必须改变当下的教育格局,使高考和中考不再成为“倒逼”家长和学生的源头——多年来,类似的呼声伴随着对奥数的抱怨和质疑始终未绝。

  有专家指出,治理把奥数成绩和升学挂钩的问题,需要标本兼治。政府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校开发多种选修课,开展研究型学习和兴趣班活动,满足特殊人才的成长需要。

  咏鹏认为,家长也需要转变单纯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观念。孩子需要玩伴、需要学以致用,而不是孤独地把学习作为唯一的生活任务。当下的社会,孩子们几乎已经没有令人放心的集体娱乐方式,也没有了可以提供无限营养的自然环境,课外辅导班已经悲哀地充当起了提供伙伴和应用机会的角色。

  据悉,有关部门将设立对小升初违规测试和附加奥数试题等行为的举报网站,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前置许可、工商登记和日常监管。

  又一个新学期,在“禁奥令”下达后,期盼的声音更加强烈:如果中学教育更加富有特色,如果高考选拔更加注重个性,我们最终将会跳出“奥数的漩涡”,让孩子用其所长、学其所爱。

Tags:小升,学生,家长,何时,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