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日期:2011-12-28 09:20 阅读:

        今年超过70%创历史新高的本科录取率,证明了引领江苏的苏州素质教育,已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以“三字经”倡导苏州教育内涵发展新模式而在日前荣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管理贡献奖的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鲍寅初,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认为,作为苏州教育现代化战略主题的“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最重要,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热爱学生、把握学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鲍寅初对优秀教师必备素质的三句话概括。

  热爱学生

  鲍寅初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热爱全体、尊重人格、鼓励创造、严格要求、甘于奉献,是教师热爱学生五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热爱全体学生,要做到不同家庭一视同仁,不同成绩一视同仁,不同关系一视同仁。不同个性一视同仁,不同长相一视同仁。

  尊重学生人格既是法律的规定,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心理学、教育学的重要观点。尊重学生人格,需要建立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坚持正面引导,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学生,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鲍寅初认为,人的创新思维要从小培养。教师要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对于学生与“标准”不同的方法与答案,要认真想想是否有道理。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否定往往会扼杀一个学生的创新思维。

  热爱学生需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要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教师是园丁、春蚕、红烛、人梯,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教师的甘于奉献,需要正确对待得与失,正确对待多与少,正确对待先与后。

  把握学科

  鲍寅初认为,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因此,把握学科,首先要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正确理解教材体系,处理好先学与后学的关系、初中与高中的关系、高中与大学的关系。

  鲍寅初说,把握学科,必须遵循教学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兴趣出成绩、鼓励出积极性、名师出高徒,是三个重要的教学规律。因人而异、培养习惯、形成合力,是三个重要的科学教学方法。

  鲍寅初认为,把握学科,就是要坚持有效教学。坚持有效教学,“认真”二字非常重要,必须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认真指导学生自学。追求教会学生学习,包括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记忆的方法、思考的方法、操作的方法,追求在课堂上、学校里把学生教会、教好,追求以少胜多,是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

  把握学科,还必须坚持终身学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鲍寅初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统一认识。鲍寅初说,对于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数固然重要,但要认识到,提高分数离不开德育,提高分数离不开体育,提高分数离不开美学,提高分数离不开社会实践。

  鲍寅初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体育美学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早在2006年,苏州就作出了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对中小学生校园自主发展作了时间上的明确规定,并对规范办学行为、不搞有偿家教作了具体的规定。

  鲍寅初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需要引导学生“三会”。一是会休息,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分别不少于10、9、8小时。二是会自学,制定合理的假期学习计划,明确自学重点,做到复习和预习、课内和课外、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三是会健体,“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优秀教师的成长起步于上好每一堂课,引导好每一个学生。面对记者关于苏州具备优秀教师素质的占多大比重的提问时,鲍寅初自信地回答,应该是大多数吧。

Tags:素质教育,关键,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