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法制教育话剧进校园 “圆满结局”遭学生质疑

日期:2011-10-17 10:42 阅读:

“请法警把小丽带进法庭!”随着审判长一声断喝,两名威风凛凛的法警将一个小姑娘押到台前。——这是昨日在广州市第二中学上演的一出特殊话剧,剧本是真实的校园犯罪案。

当天,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广州市教育局启动“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这个旨在增强中学生法治观念的活动,却给众多老师和法官上了一课。

孩子们表现出对法律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以至于对话剧的“圆满结局”发出了疑问,甚至质疑判决。

参加活动的法官们结合目前的少年犯问题提出建议,“国民的法律素质不可能与生俱来,要提升素质教育,能否从中学就开设法律课?”

未成年人犯罪率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缺乏对法律的敬畏感。

一个国家的国民法律意识从来不是天生的,中学法律启蒙教育将影响一代人的素质。

▶▷现场真实案例改编普法话剧

“希望一上来就开展活动,不要领导讲话,我们很困的。”广州市第二中学的学生小云说。

如孩子们所愿,“广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由法官和司法社工主演的舞台剧迅速登场。身着法官袍的广州市中院少年庭的法官一亮相,就立刻把现场hold住。

舞台剧源自一个真实案例,某中学女生小丽的手机被抢,由于怕父亲责骂,小丽没有选择报警和告诉家长,而是伙同网恋男友,将同校的一名女生骗出后抢劫。

贴近生活的剧情让600名学生很兴奋,更加引爆现场气氛的是,法官主持人不断进行互动,“如果你手机被抢了怎么办?”“家长同意孩子带手机上学吗?”“小丽的做法构成抢劫罪吗?”许多学生们的答案出乎法官意料。

话剧结尾,小丽被判刑一年缓刑一年后,考上了重点大学。法官和学生们互动问,“这个结局好吗?”不料,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喊出了“不好!”

学生们认为,话剧没有交代缓刑少年犯的改造教育问题,“圆满的结局”让学生喊出了“不合法理”的声音,有的学生甚至“教育”法官说,不该这样判,应该把“幕后黑手”揪出来。

▶▷延伸穗少年犯递减但基数大

“全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法院审判职能的延伸。”一位参与活动的法官说。

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2008年判处未成年罪犯2517人,2009年为2234人,2010年为1834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的同时,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也逐年下降,2008年为2075件,2010年为1643件。

然而,虽然我省案件数量同比下降,但基数仍然不小,而全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呈增长态势。

“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敲响警钟,未成年犯还有高发的故意伤害、盗窃、抢劫、贩卖毒品、寻衅滋事等刑事犯罪案件。”据广州市中院统计,未成年犯罪中,外来未成年人占比例高达90%,并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山市“少女碎尸双亲案”等案件中,未成年人罪犯的扭曲心理和残忍程度更是震惊社会。如何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探讨的焦点,素质教育不能缺失,更不能淡化法制教育。

今年六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广州市教育局联合签署了《联合开展“广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定期研讨、开展有针对性的宣讲活动、定期组织青少年法庭开放日、举办模拟法庭、制作流动板报等法制教育活动。活动覆盖1571所中小学,旨在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促进校园安全。

▶▷建言能否试点法律课入中学

“法律是一门应用性知识,同时又是一门做人和行事的基础知识,法律课程应当列入中学教育的主要课程。”昨日,广州市中院的法官感言,广州二中长期进行普法教育,校园安全和学生素质都比较高。但当前并不是所有的中学都注重法制教育,一些学校的校园安全堪忧,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略了法律与安全意识的培养。

法官建议,要解决这一现状,只靠一两所学校普法不行,希望能从课程设置入手,将法律课程纳入主要科目。“一个国家的国民法律意识,从来不是天生的,长远来看,中学法律启蒙教育将影响一代人的素质。”

“未成年人犯罪率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缺乏对法律的敬畏感。”广州市二中副校长温晖认为,要让孩子有敬畏心,除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之外,更要学习基础法律知识,从中了解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法制教育还可以启发孩子们的法学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广州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认为,当前中学的法制课程包含在思想品德和政治课的内容中,其他省份有专门设立法制课的探讨,广州如果要借鉴,还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征求广大家长和学校的意见。

昨天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法制教育让家长“又爱又怕”。一方面,孩子社会经验太少,易行差踏错。另一方面,“分分必争”的教育体制下,牺牲主科的学习时间开设法制课很让他们为难。

■他山之石

法制教育走进贵州省中小学

今年9月1日开始,贵州省所有中小学将在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法制教育的知识,法制教育全面走进课堂。

贵州省教育厅认为,法制教育渗透到中小学学科教学将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优先的原则,宗旨是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激发学生的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的习惯和能力。这项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法制教育工作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育阶段35门课程。目前,名为《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教育用书已经交付印刷。9月1日开始,贵州全省中小学通过课堂正式开课讲解法制教育知识。

Tags:法制教育,话剧,校园,圆满结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