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高考志愿填报选名校还是选热门专业?

日期:2013-5-24 11:05 阅读:

         2013年高考大幕即将开启,考生们正在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家长们在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也开始为高考后孩子的志愿填报问题而纠结。虽然高考志愿表看似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张纸,但它却承载了太多的重量,能否考上满意的大学和专业,所填报的志愿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填报志愿也是件头疼事,面对成百上千所学校和五花八门的专业设置,考生和家长到底该如何选择?而所谓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就一定是绝对的吗?

  每年高考前后,考生和家长都会面临一道令人纠结的多项选择题:报哪所大学?报哪里的大学?报大学里的什么专业?

  虽然距离高考还有两周的时间,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高三理科考生小林,已经和父母探讨过多次自己的志愿问题。“孩子几次模拟考试成绩都很稳定,估计高考如果能正常发挥的话,分数与模拟考不会相差太多。报志愿这种事情还是早点‘下手’好。”小林爸爸说。虽然全家人在没事的时候进行了反复“研究”,但是报志愿的结果却一直无法统一。“我希望到北京或是上海读大学,父母却希望我能留在天津。而且我的理想专业是化学或是生物,但是他们都说学金融以后的就业会更好。”面对父母给出的建议,小林有些不知所措:“主要还得看最后的考试分数。如果能正常发挥的话,我应该可以读一所‘一本’学校。不过要想选一个‘热门’点的专业,可能就要去‘二本’校了。真不知道是该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小林无奈地说。

  选名校还是选专业?这个困扰着小林的问题也同样成为不少考生和家长的选择难题。近日,记者就此问题随机采访了多位考生和高考“过来人”。

  “相对于‘热门’专业,我会选择名校。因为但凡名校都有其特殊的文化积淀与底蕴,而这些都将会是影响我们一生的东西。至于专业,现在很多学生毕业后都选择‘转行’。大学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专业不是最重要的。”南开大学大二学生李昕说。

  “本科要读四年,以后很可能还要读硕士、博士。如果单单为了选择一所比较有名的学校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专业,那么今后的生活过得多郁闷啊?”实验中学高三毕业生小智说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如果不能进入一流的医学院校,那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在四年后通过考研进修进入到更好的学校中。虽说当医生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实践经验也是必不可少,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学到的知识肯定比在学校时学得更多。”小智说。

  “选择一个好专业,将来可以帮助学生进入到一个比较好的行业中。不过选择一所比较有名气的好学校,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求职成功率,而且大学里的老师和同学也会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很多考生和家长在报志愿时还是比较青睐‘名校’。但是近年来,从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很多招聘企业都表现得更为务实,认为专业对口才是应聘学生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进入企业后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培训资源,企业更喜欢可以直接上岗的员工。”一名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

  曾经的“香饽饽”如今变“鸡肋”?

  部分热门专业只是“看上去很美”

  5年前,陈亮踌躇满志地考入了本市一所普通高校,并且以高出该校录取线30多分的优异成绩选择了当时学校最热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小亮告诉记者,当初他和家人在选专业时特意参考了前一年的热门专业排行,那年高居榜首的正是经贸类专业。不仅如此,高中老师和亲戚朋友也都认为,选择金融、商贸之类的专业,毕业后肯定能找到一份既体面、待遇又不错的工作。然而去年,当小亮步入职场之时,才发现变幻莫测的就业市场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乐观。“毕业时发现很多贸易企业都在裁员,知名的大企业又只要名校毕业生。像我这样既不是名校毕业、专业成绩又一般的经贸类毕业生,招聘市场上大把大把的,根本找不到好工作。” 回忆起去年毕业时跑招聘会的情景,小亮无奈地说。

  由于急着找个“落脚点”,小亮和一家私营贸易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但是公司规模小,缺乏正规管理,小亮干了不到3个月就辞职了。之后,他选择转行到现在就职的这家电子产品公司做销售。他说:“虽然做销售压力大,但好在公司规模大,发展前景不错,在这儿能学到很多东西。工作后才发现,原来很多岗位不需要专业对口,东西要靠在实践中学习。”小亮坦言,当初选择专业有些盲目跟风,如今与其苦守专业,不如抓住机遇赶紧转行,为自己谋求新的发展空间。

  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即将于今年6月大学毕业的英语专业学生赵媛媛,在就业时也遇到了和小亮一样的苦恼。最近半年,连续参加了多场招聘会,邮寄了10多份求职简历,可是赵媛媛至今还没找到满意的工作。除了一些私营的英语培训学校,明确招收“英语专业”的对口企业可谓少之又少。无奈之下,赵媛媛只能在要求“专业不限”的低门槛岗位中寻找。几年前热门的专业,如今从“香饽饽”变成了“鸡肋”,面对一次次求职碰壁,赵媛媛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前几年学英语挺吃香的,可等到我毕业时才发现,现在英语好的人太多了。不仅非英语专业的人重视学英文,还有那么多‘海归’在抢占资源,况且人家都有自己的专业。我们除了英语,其他什么都不会,根本没有竞争力。”赵媛媛说。她告诉记者,由于就业情况不好,班上不少同学选择报考师范类或教育类研究生,为今后当老师“铺路”。剩下的人则忙着考报关证、会计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等等。“现在外事单位不好进,做专业翻译门槛又高。英语不过是门工具,没有具体的专业方向,光凭会英语想进外企都难。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就打算回山东老家开个英语培训班。”赵媛媛说。

  专业冷热无绝对 市场需求时时变

  工作后,当你回想起自己在大学时所选择的专业,你是否觉得无怨无悔呢?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在职场上打拼了多年的人们不禁陷入深思。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观念中,热门专业一直是填报高考志愿时的第一选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专业也会在短短几年内出现冷热交替的现象。一些原本在学生入校时还是“热门”的专业,很可能因为连续多年扩招,到毕业时变成了就业难的“冷门”。而看似“冷门”的专业,也可能因为市场缺口的不断增大,变成了就业市场上的“热门”。

  “前些年,金融、法学、国贸都是非常热门的专业。很多高校为了追热跟风,一哄而上开设这类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高。其中一些学校课程设置简单,师资水平也跟不上,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水平一般,就业时缺少竞争力。”本市某高校招生办主任对记者说。去年,在本市举行的一场信息技术人才招聘会上,面对众多手捧专业文凭的应届毕业生,不少软件企业却发出了“人才难寻”的感叹。一家北京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学计算机的学生很多,但真正能和企业需求“对接”的高质量人才却不好找。在采访中,一位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告诉记者,当初选专业多少有“赶时髦”的心态,觉得只要和计算机沾边,未来的就业前景都不错。不过,他考入的是一所以文科见长的高校,当时学校刚开设计算机这个专业没几年。“教我们的老师很多是刚毕业的研究生,还有从外校聘请来的。学校注重文科发展,虽然我们的专业听着热门,但学到货真价实的东西并不多。找工作时,很多企业都不认可,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这位毕业生说。

  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导致人才培养过剩,很多行业出现了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热门”专业在就业市场上遭遇了“寒流”。而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整和战略产业的规划,一些前几年少有人问津的“冷门”专业和新兴专业则变得紧俏。大学专业的冷热温差,就业市场的变化莫测,让许多正在面临高考志愿填报的学生和家长们困惑不已、举棋不定。为此,一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专业的冷与热并不是绝对的。随着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变化,高校专业也会在几年间发生变化。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时,应该从个人兴趣和长远发展考虑。不仅要考虑当下的社会需求,更要考虑至少4年后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他向记者举例:比如为了解决“入园难”问题,本市近两年扩大了学前教育人才的招生规模,学前教育专业成了当下的热门专业。然而,随着人口出生率的变化,这个现在的“热门”也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遇冷。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大,例如与石油、地质、采矿、海洋和医药等相关的专业都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同时,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高职毕业生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职场人说

  招聘:懂得规划自我的学生受青睐

  选择了一门专业,其实已经迈出了通往未来职业的第一步。对于终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4年的高校生活正是他们为自己今后职业生涯铺设道路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未来职业起点的关键阶段。那么,大学时期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大学生需要锻造哪些本领,才能在职场中成为备受企业青睐的人选?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已经大学毕业多年的“职场精英”,他们给出了相同的答案,那就是大学期间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并且能够为了这个目标坚定地走下去。他们认为大学生在入校时就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可以多听取老师、家长和学长的建议,并且客观地认识自己。对于选定的专业,应该努力地深入了解它、认真学好它。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认为别人的专业好,想着转专业或是期待考研换专业。只有明确的目标,才会有持续奋斗的动力。

  同样,在很多用人单位的HR眼中,自信、积极、沟通力强、懂得规划自我的大学生最受青睐。每到高校“招聘季”,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都会到校园里招聘管理培训生。翻看这些储备人才的简历,会发现他们除了拥有良好的专业成绩之外,几乎都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社团、学生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这些课外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活,也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机会。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锻炼一个人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企业在用人时非常看重的。”某外企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宋女士说。

  此外,英语作为一门交流工具,在职场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学好英语,特别是掌握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也是今后步入职场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

  专家观点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院长王胜利——

  选择专业应从职业兴趣出发

  “选择专业应该以适合于考生为原则。”天津青年职业学院院长王胜利建议,考生要注意院校、专业和兴趣,综合起来考虑,找准最佳结合点。一些考生在报考时将兴趣爱好作为志愿填报的唯一出发点。考生此时的兴趣往往是感性的,进入高校后,才发觉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还有的考生仅凭学校的校名或校址等来确定选择的方向,进校后又感觉失望。这是填报志愿时要特别注意避免的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部分学生,选择报考高职院校是最佳的选择之一。已经在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例如同样是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院校主要侧重于理论和研究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则侧重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根据社会需求开设课程,使学生一毕业就适应工作岗位,找到满意的工作。

 

王院长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可先上网查看国家公布的紧缺人才目录,特别应关注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专业。如果想报考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在报考之前要先了解该校的整体情况,重点了解该专业的具体情况,包括该专业近两年的招生情况。在志愿填报之前,家长应该依据孩子的成绩和性格、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综合情况,特别要依据孩子未来就业的意向,帮助考生在学校、专业和兴趣爱好这三方面找到最佳结合点。最好在填报志愿时,让孩子进行一下职业兴趣测评,做一下职业分析,对于职业定位模糊的考生很有益处。王院长提出,青年职业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愿意为考生提供帮助,学院招办可为考生提高详细的志愿填报辅导。

  相关链接

  “红黄绿牌”专业出炉 为报志愿提供参考

  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公布的2012年就业“红黄绿牌”专业,为考生报考专业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所谓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是指,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绿牌专业是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Tags:高考,志愿填报,名校,还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