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7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和地图

日期:2016-8-15 14:15 阅读:
  2017中考一轮复习展开,一轮复习主要是对初中三年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为了帮助同学们更高效的学习,21世纪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和地图,非常适合2017中考一轮复习使用,欢迎大家进入查看!
  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还推出了视频教学课程,对中考必考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与分析,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提高很有帮助,点击以下图片或链接直接进入观看!


课件预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1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卫星照片。
  3、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
  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1.2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
  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5、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1.3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网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表现形式:a.数字式 b. 文字式 c. 线段式。性质: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反之则相反。
  二、地形图的判读
  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5、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应用学过的知识,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Tags:2017,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